2)第一千零二十一章你来我往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下墓。

  据武三所知,就算是盗墓世家,谁下墓也是有规矩的。

  谷枤

  比如父子一伙,那么就肯定是儿子可以下,老子不下。

  不是为了什么孝顺、孝道,而是单纯的不信任,为了保险。

  下墓很危险,如果儿子遇到了危险,老子就是拼了命也要下去救。

  还有,如果遇到了意外,墓穴上面的老子,肯定不会抛下自己的儿子不管,从而自己逃跑。

  如果是老子下墓,留儿子在上面看守,那么遇到问题,儿子怎么做,就算是他老子都不知道。

  还有,下墓的寻宝,弄上来的宝贝太好、太珍贵、太值钱怎么办?

  他老子肯定不舍得弄死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在上面是怎么想的,还真不能经常考验!

  这还是父子,如果是兄弟呢?要是没有血缘关系呢?

  “陈老板诚意十足,不如我们聊点有用的东西?”这时老周改变话题。

  老李直接道:“我说款吧!”

  从唐代、元代开始,慢慢的以后瓷器上面,落款的越来越多。

  到了明代,特别是洪武、永乐之后,差不多瓷器上落款已经成了标准。

  老李说的是管体款,这是官窑器上的题款字体与风格。

  各时期的官窑题款,都遵守一定的规矩,体现特有的时代风格,文字类的曰“官体款”。

  但要注意的是,即便同一帝号的,因年度的不同,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目前,学术界缺少一部官体款的年谱,而景镇那边虽然也不全,但是他们收罗的肯定是最多。

  这已经不能说是干货,而是真正的秘传。

  既然人家有诚意,陈文哲也只能说一些他通过传承得到的隐秘。

  比如官体纹,这是指官窑器上的纹式,各时期的官窑器上的纹式都有一定的格式、套路,甚至有图本,明显区别于民窑,也区别于前朝后代,这种东西就是“官体纹”。

  书画中有一个理:就是随心容易摹仿难。

  有资料表明,官窑工匠是细致分工的,同一图案文字,不知要书画多少遍了,胸有图文了,下笔如有神。

  原来陈文哲通过梦中沉浸式体验学习制瓷,他可不是专业学习一种瓷器的制作,而是学习所有瓷器的制作。

  比如基础制瓷,当时学习的时候,可不止是一个朝代的瓷器,而是历朝历代以来,所有瓷器的制作,他都学过。

  系统的学习制瓷,其上的图纹变化,他肯定会了然于胸。

  而现代人不管干什么都分工明确,自然也就没有陈文哲这种统管全局,站在最高处一览众山小的经历。

  你说款,我就说纹饰,因为陈文哲会的纹饰实在是太多了。

  原来他没有梳理,现在跟别人交流,稍微一想,就从古到今,一一点出各個朝代的典型特征。

  款识、纹饰都交流过之后,一件瓷器上还有什么顶级工艺?

  “那我就说说瓷胎,这个是基础中的基础,一切变化都是作用在瓷胎之上,这也算是最重要的。”

  只是稍微犹豫,老李就说起来了各个朝代的器胎,特别是一些经典器型。

  瓷器的器胎,也是有所不同的,有一些还十分奇特,比如红胎。

  这种现象常用于永乐甜白釉,成化红胎瓷,明末德化瓷,即指胎体微发红。

  色深者,则叫“宝石红”。

  唐宋青花瓷中也有红胎,唐前陶器中也有红胎。

  清末以来,红土稀少,故红胎瓷很少有人知。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