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六十八章意犹未尽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瓷器花囊整体器形矮小,粗颈,短腹,方便插更多的花实用雅观。

  相比花觚,花囊的器型就太过多变,可以说各式各样的都有,而且历朝历代都有仿制。

  花囊瓷器,应该是宋代花插发展的延续。

  明代开始有了瓷器花囊,都是广口可以放一束束花,不像宋代人一支一支的放。

  明人高濂《遵生八笺》记载了定窑的瓷器花囊,晚明文人最喜欢的雅事就是香道、花道以及收藏古董,可见明代就有花囊瓷器了。

  清代花囊瓷器开始于康熙时期,但是用文字记载烧造花囊瓷器,是清代始雍正时期。

  《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有多处记载,如雍正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太监刘希文、王太平、王长贵交来的数十件仿古釉器物中,就有一件“仿冬青窑花囊”;

  雍正七年四月十四日,郎中海望持出古铜花囊一件,奉旨:著照样镟木样,将天盘口硬楞做软楞,此面上开三孔,做样呈览后再做。

  瓷都景镇制花囊始于雍正,器有大小,平面盘口,收颈,扁腹,圈足,顶面有三孔或多孔用于插花,其形于明代花插相似。

  其仿品有仿官釉,仿哥釉,青花,粉青釉,炉钧釉等品种。

  另有一类器为撤口,扁腹,圈足,肩有三圆系,腹下部突起菊瓣纹。

  乾隆时的器型由雍正时的圈足,演变为露胎三乳足式。

  有天蓝釉,仿汝釉等制品,民国时也有仿制品。

  所以,不要看就是一件简单的花觚,如果要仿,器型还真是不少,最起码足够陈文哲仿制個好几天的。

  这一次陈文哲打算从北宋汝窑、到名仿汝窑,直到清仿汝窑,全都仿制一遍。

  而张股要做的也不少,他不做青瓷,相比陈文哲,仿的器型差不多,但是使用的釉料不同。

  顶尖的是仿官釉,仿哥釉,仿钧釉,稍微次点的就仿青花、粉青釉等。

  器型,张股跟着陈文哲做,做完之后,只是上釉不同。

  当然,其上的装饰,比如刻花、印花等,也可以随意。

  这种仿古瓷,其实最主要的是各个朝代的特征,这一点只要仿对了,就不会有问题。

  半天下来,花囊做了不少,毕竟这也是一种插花器,器型品种虽然更多,但是相比花觚也就是胖了点。

  万变不离其宗,会做花觚,花囊做起来也就不太困难。

  等把能想到的,全都做了一遍,陈文哲才停下动作。

  “老板,不如再做点花插?”很显然张股意犹未尽。

  “行!”陈文哲立即同意了。

  他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因为红楼之中,描写女儿的最多,当然各种插花器也就必不可少。

  既然红楼之中有花觚、花囊,自然也不会少了花插。

  汝官窑生产的瓷器,差不多都是实用器。

  而花插器,在古代,特别是在贵族之家当中,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器具。

  现在已经做了花觚、花囊,那肯定还要做一批花插,没准这样还能牵强附会的凑成一套,多卖点钱呢!

  同为花插器,花插跟花囊还是有区别的。

  花插多是小口径的,口径比较细,也有三孔、五孔、六孔的。

  而花囊就是单口径的,而且口部比较大而广,口径都在6cm以上,可以放置很多花,跟现代人的插花方式比较像;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