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零二章不可多得的精品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制作起陶泥来,他的速度很快。

  而有了合适的泥料,还需要制模,有了模具,一些器型做起来就很方便。

  制模,是将雕塑成型的作品进行分割、翻模。

  简单的造型分割较少,甚至少到只需一、两件模具。

  复杂的造型如天王俑、镇墓兽、形态各异的马、建筑模型等往往需要翻制的模具较多。

  对于不规则部位还需要有套模,因此这类造型模具往往多达十几件。

  模具分单模、合模两种。

  单模适用于器物上装饰用的贴花、堆塑等小附件。

  合模是用两个半模压制后对接粘合而成,适用于各种人物、动物和一些生活器皿。

  有了合适的模具,制作起一些人物和动物器型,就变得十分容易。

  首先将经过揉搓和陈腐过的软硬适中的陶泥,放入模子用手按压。

  其厚度根据制作物体的大小灵活掌握,然后用泥浆粘接合模。

  等到模具里的陶泥本身有一定的强度时,取出粘接组装成型,并用专用刀具将粘合部位修平。

  最后用手指抿抹,用毛笔或毛刷蘸水修饰。

  技术好的工匠,在这个过程当中,轻易就能够使胎体均匀,薄厚适中,黏合过的部位天衣无缝,宛若一体。

  只不过,每次创作一个新作品,都要先做原模。

  这是接下来所有作品,定下来的原型。

  陈文哲的双手厉害,又做出来了合适的模具,自然就可以制作他先前想要的一些器型。

  首先是骆驼和马,这可以说是唐三彩之中最经典的器型。

  那么,为什么唐三彩中骆驼和马的形象,比较多见?

  盛世大唐,万国来朝,中外交流空前频繁,通过丝绸之路运抵盛唐的物资络绎不绝。

  而担任这一艰巨使命的,正是西域之骆驼。

  因此,当时的人们把骆驼,看做是财富和富贵的象征,而唐人爱马又是出了名的。

  因此,作为明器,唐人竞相以三彩骆驼、三彩马当做陪葬物。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唐三彩,多是骆驼和马的原因。

  先前陈文哲做的设计图,现在就可以用了。

  之前他做设计图,有点讨巧,使用的都是现成的设计,比如三彩黑釉陶马。

  真品的三彩黑釉陶马,是公元618—907年的唐代之物;1972年阳洛出土,现在藏在国家博物馆。

  唐墓中出土的各种三彩马,尽管千姿百态,却都具有头小、臀圆、体态匀称、膘肥体壮的特点,是当时西域马体型的写照。

  这件马俑除面、鬃、尾、蹄涂白釉外,全身披黑釉,在唐三彩中实为罕见。

  而且造型雄健,釉色匀称,姿态自然,是唐三彩马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这一件三彩陶器精品,其成品是空心的,当然,原模却是实心的。

  陈文哲有着自己独特的雕刻手法,可以处理原模,制作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这一点特别重要,毕竟老物件可以复刻,但是这匹马的精气神,却照抄不来。

  雕刻完成,放入陶泥,压膜之后,就可以得到一件陶马。

  这个时候,就可以显现出陈文哲的雕刻技术。

  惟妙惟肖还不算什么,主要是那种精气神,这绝对只有大师级手艺才能表现出来。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