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堪称神奇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陶艺基础技法有六种,基本成形法中有一种叫泥条盘筑法。

  说得简单点,泥条盘筑法就是用粗细均匀的泥条,做出各种形状的作品。

  这是最古老的制陶方法之一,制作瓷器之时,用泥条盘筑成的作品,有壁厚均匀易于烧制的特点,有时还可以保留泥条的自然肌理,让人感到生动有变化。

  用泥条盘筑法制作时,可根据作品的大小确定壁的厚度。

  作品大的壁厚,所用泥条也粗;

  作品小的壁薄,则所用泥条也细。

  这就是制作大器,往往有这种方法的原因,因大器根本没法拉胚。

  泥条的盘筑方法,可以有变化,如可以一圈一圈盘筑,可以螺旋形盘筑,还可以加上一些装饰性的泥条,使其产生特殊的美感。

  做起来也简单,就是取一块泥巴,捏成大小一样的泥球,滚动搓成泥条,注意两只手的力度均匀。

  接下来,用一条泥巴盘成一个蜗牛圈做底,再用刻刀刻出毛边,在毛边上涂上泥浆。

  之后在底板上开始盘制泥条,盘制泥条时要注意泥条之间衔接处要压紧,也可用工具抹平内壁。

  最后修饰、烧制完成。

  但是,真正的大器,不说其他,就说盘泥条的时间,你不可能一下子就盘出一個一米多高的大缸吧?

  不说其他,只是重力,就可以把你弄得器胚压垮、变形,就不要说阴干之后再烧制了。

  所以,制作大器极其消耗时间,一般都是从下面慢慢的向上盘。

  等下面的干了一些,坚硬度达到,能够支撑的起上面的重量,才能继续。

  就这样依次盘泥条,终于制胚完成,等后面复杂的工序全部完成才能入窑烧制。

  可是,当你打开窑炉,查看烧制情况的时候,往往看到的都是失败品。

  流釉、变釉、发色不好,这些还是小问题。

  大问题是直接出裂,最坏的情况就是直接烧塌了,器型整个塌陷,完全毁坏了。

  为什么?就是因为盘泥条,制作泥胎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干湿问题,密度问题,受热问题,等等等等,任何一个问题处理的不到位,最后的结果都是烧制失败。

  想一想,耗费半年,甚至是一年的时间,终于烧制完成,可打开炉窑一看,看到的确实一件变了形的瓷器,根本就没法看,那时得有多么沮丧?

  陈文哲的烧制成功率,其实都是依靠传承的经验,如果没有这些经验,他烧制瓷器哪里能够有那么高的成功率?

  可惜,在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许多制瓷工艺已经失传。

  比如明代“流霞盏”,原来就仅仅见于古人的诗词,谁也没看过实物。

  而邓希平大师,花了23年的时间,破解了流霞盏的工艺秘密。

  他甚至还能结合唐代秘瓷的工艺,成功研制出“秘釉流霞盏”。

  这样的作品,色彩如同流动的彩霞,美艳无双!

  可真正想要做一件完美的秘色釉流霞盏,又有多少人知道其中的难度?

  仅通过原产地矿石配制的釉料,在高温下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形成宝石结构,就可以出现不同颜色。

  原矿成分的变化、烧成工艺的变化,甚至不同满窑窑位,都会影响最终的成色。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