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一尺剩八寸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密度和强度,低于景镇瓷器,其收缩率必然小于景镇瓷器的收缩率。

  因此一尺剩八寸这个数据,不能作为其他地区瓷器收缩率的数据。

  同样景镇生产的低档瓷器,收缩率也小于高档瓷器。

  这里就出现问题了,高档瓷器的收缩率如此之高,的确会造成画面纹饰的变形,但是不会造成釉面形成橘皮釉。

  釉面在高温情况下,呈液态情况下,自然会流淌平整。

  只有在温度没有达到釉面熔融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橘皮釉,但是也与收缩率无关。

  画面随着器体的收缩,必然会随着收缩。

  如果在平面上,会使的纹饰的线条更加精致,构图更加紧凑。

  那是不是收缩率在制瓷之中,全是好处?

  很明显是不可能的,如果在转角或斜面上构图,纹样就会变形。

  只有了解这些变化,掌握了变化的比例,特别是画工们掌握了这一收缩现象,才会在绘制人物、动物等造型要求高的纹饰时,尽量寻找相对平整部位,减少变形。

  所以,在转角、斜面等部位,就要小心处理。

  比如绘制一些小型边角图案纹样,这样就避免了纹样变形的问题。

  还有,构图的空间也必须提前做出预留。

  一般批量生产之前,都要制作样品,也就是试烧。

  之前陈文哲的试烧,都是为了看釉色效果。

  其实有时候他会忽略很多细节,因为他掌握了这些细节,确定在这些细节之中不会出问题,也就不太关注。

  他在制作一件瓷器之时,每一道工序,都是得自传承之中,都是被一些最顶级匠人,千锤百炼,磨炼出来的技术。

  所以,很多小细节,他就算不注重,也能做的很好。

  这就是基础打得好,他根本就不会出现任何低级失误。

  当然,在陈文哲身上不会出现的问题,并不能说就不会出现在其他人身上。

  真要说起来,制瓷之中的一些小细节,还是很重要的。

  像是试烧查看收缩比,其中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确定纹饰烧成后的效果变形和空间。

  一旦纹饰确定后,一种器型几十年都无人敢于更改。

  陈文哲就是掌握这里面的收缩比,所以他会十分肯定自己制作的作品,最后烧制出来的效果。

  当然,瓷器在烧成阶段,不仅会发生收缩,还会发生膨胀。

  发生膨胀是因为器物上部重量压迫,使得器物发生变形膨胀或下垂。

  比较容易出现这种膨胀现象的瓷器还是不少的,比如天球瓶、赏瓶之类。

  因为这些器型的瓷瓶,顶部有一凸起压迫瓶身,使得瓶腹部向外膨胀。

  但由于收缩率较大,成瓷一般不会大于坯体的直径,只是相对高度来说会产生膨胀。

  这些都是烧成成功率的保证,不了解这些,最后烧制变形、垮塌,实在是太正常了。

  这就是很多民窑作品的限制,还有,其实官窑器与民窑器,原则上说收缩率没有差异。

  但是由于官窑器一般材质较好,烧成温度高,成瓷密度大,自然也就更加沉重一些。

  这种现象也就是通常我们常常提到的“手头沉”,之所以更重,自然是因为收缩率要大于普通民窑器。

  但是,这种差异并不大,仅凭目测很难发现。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