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8000年前的龙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考古不断挖出的一套上古真龙,它最早出现于8000年前。

  龙在中华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自古便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视龙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龙的形象,出现得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早。

  商代的甲骨文中,便出现了“龙”字。

  从字形来看,龙有蜿蜒细长的身子,有两只长角和大嘴巴。

  我国最早的龙的形象,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在考古界又有哪些发现呢?这个全都不一定。

  因为考古在不停进行,发掘在不时的给我们点惊喜。

  比如1982年,辽省阜新查海村西南2.5公里的地方,考古专家发现了一处8000年前的先民遗址。

  经过前后7次的发掘,共挖出原始房址55座,出土了一条近20米长的石块堆塑龙。

  据考证,这才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龙形遗迹。

  至于辽省赤峰红山文化遗址,那里距今才只有5000多年历史。

  红山文化出土了多件玉器,其中就有一类造型奇特的c形龙和玉猪龙。

  之后的是凌家滩玉龙,它的外形与红山文化玉猪龙相似。

  这条龙也是首尾相接,在靠近尾部的地方同样有一小孔可穿绳。

  玉龙以刻线表现龙鳞,头部依稀可见龙角凸起。

  玉龙长径4.4厘米、短径3.9厘米、厚0.2厘米。

  接下来是4000-3000年前,龙的形象。

  西山临汾陶寺遗址,龙的形象描绘在一个泥质的陶盘上。

  陶盘内壁绘有一条蜷曲的龙,口中含一穗状物。

  2004年6月,南河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了一条绿松石龙形器,在当时轰动了考古界。

  该龙形器被专家视为,中华民族龙文化最正统的根源。

  这件绿松石龙形器,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

  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整条龙长64.5厘米。

  玉龙以三节青、白玉组成面部中嵴和鼻梁,两侧眼眶轮廓明显,以圆饼形白玉为睛。

  这种组合龙还有不少,比如北湖武市盘龙城遗址发现的龙,用金片和绿松石组合而成,在墓中被发现后,被整体取出。

  关于龙的形象起源的问题,说法不一。

  如闻一多先生提出龙的形象源于蛇,也有学者认为龙的形象源自鳄鱼,还有人认为龙是马、蜥蜴等多种动物的合体。

  无论怎样,龙在8000年前便在我国形成,并不断发展至今。

  当然,陈文哲建立的这家博物馆中,不可能藏着那条最早也最大的石凋龙。

  但是,这里也藏着几件破碎的,看起来凄凄惨惨的石凋龙。

  李金鲤让人做过全面鉴定,特别是碳十四年代鉴定,证明这几个破石块,确实出自公元前七千多年前。

  最后才确认,这很可能是兴隆洼石块堆塑龙。

  龙是华夏先民的图腾,华夏文明在远古时期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什么最古老的龙会出现在兴隆洼呢?

  这几条龙出土于辽省,那里也属于兴隆洼文化。

  关于龙最早的记载,是出现在《竹书纪年》。

  书中记载,伏羲以龙纪官。

  伏羲用龙设置了许多名号,其中就有黑龙氏。

  黑属于北方,所以黑龙氏是管理北方的官员。

  hlj的黑龙,与黑龙氏能有所对应。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