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互相影响,一脉相承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国的一座墓地,甚至还有铭文。

  好像是从弓、从鱼,就是射鱼的意思。

  另外,还发现有与三星堆近似的青铜立人像,这表示很可能二者有渊源关系。

  在那一边地区,特别是先前发现的古墓之中,也出土过不少文物,其中有代表意义的是一件青铜鱼尊。

  这件西周鱼形尊,高15厘米,长28厘米,重1.1公斤。

  鱼尊鱼身肥大中空,鱼口微张,下唇处有一细小穿孔。

  鱼鳃饱满,鱼背鳍处开方形口,口上置拱形方盖。

  以鱼之背鳍为方盖捉手,足见古人之匠心独具。

  为使鱼身有所附着,鱼腹下设有两两相背、双手捧腹作负重状的四个人形足。

  四个小人中有三人口大张,双目圆睁,头上蓄发;

  另一小人口紧闭、头无发。

  以表情夸张的四个小人做鱼尊底足,生动而富有情趣。

  鱼尊通体满饰线凋鳞纹,两鳃处各饰一组简化窃曲纹,以区别于鱼身。

  钮盖两侧盖面上各饰一组完整的线凋鱼纹,方盖的边缘各饰一龙纹,龙纹之龙头在钮盖前部交会。

  鱼尊纹饰简而不繁,准确精当。

  这件宝贝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这算是一件融合三星堆古蜀地文化与中原文化于一体的青铜器。

  像是这样的东西,后来出土的还有不少。

  不说其他,只是蜀戈,就有不少。

  像是城固就出土了一件,属于晚商时期的青铜三角援戈。

  这种外表呈等腰三角形的援戈,又被称为“蜀戈”,多分布于蜀地及汉中等地区,尤其以蜀地为多,在中原极为罕见。

  这或许正是周文王“伐蜀”“克蜀”,古先蜀人臣服于周后,双方进行交流的物质遗存。

  其中可能包含着大量的古先蜀人,向北迁徙的文化信息。

  古先蜀鱼凫国“神化”消失后,鱼凫遗民能北上建立国家,大概正是受了这部分先民迁徙的影响。

  这座古国位于秦蜀古道“陈仓道”北端,而城固正好位于古道枢纽位置。

  这座古国大概率是三星堆古国遗民,经城固迁徙后所建成。

  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观察,早期三星堆文化除继承了当地宝墩文化因素外,还吸纳了大量的其他外来文化因素。

  如中原夏商文化、江汉平原石家河文化晚期文化,和陕北石峁文化等。

  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考古人员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发掘时,在3号祭祀坑中出土了一件高达1.15米的双手顶尊铜人像。

  过去也出土过类似的铜像,可能因形体小不起眼,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这件顶尊铜人像,表现的是祭祀场景中的祭祀者形象。

  头顶青铜尊这样的珍贵器物,并以此作为祭祀礼器,体现出来出来的是夏商文化礼制。

  三星堆1、2号祭祀坑中,也出土过与中原青铜器制作技术,及形制相类的青铜尊。

  还有与中原二里头夏文化相似的镶有绿松石的青铜牌饰等,说明中原青铜文化对三星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同上述青铜神树等,所表现出来的《山海经》神话内容等中原传统文化内容,也较为一致。

  这一切的一切,都能表明,我们的文化都是故乡勾连,互相影响,一脉相承的!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