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青铜文化中心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手中可是有几件唐代玉人。

  加上玉龙什么的,这也算是一个大系。

  可惜,真正顶级的古玉器,他不太可能获得。

  就算能得到,也肯定是通过非法渠道,到了他现在的程度,再做这种事情,就没必要了。

  提到玉人,陈文哲再次开始回朔。

  因为相比唐代稍微有点夸张风格的玉人,三星堆人像的形象更加夸张。

  而出土玉人最多的,好像就是各种河流流域中的文化遗址。

  像是红山文化,还有几千提到的一些文化遗址,几乎都发现过玉石作品。

  当然,这些玉人当中,还是三星堆人像的众多特征,最是显眼。

  这不是说,就三星堆的人像最特别,因为在其他文化遗址当中,也有发现。

  比如在石家河文化晚期玉人头上,也有非常多的发现。

  尤其是三星堆人像的耳朵等具体特征,与石家河文化玉人头、石峁文化石凋人头,都有明显的传承关系,所表达的都是神祖的意思。

  这其实很有意思,因为在其中,陈文哲看到了其他民族的一些元素。

  所以,三星堆文化中,或许还蕴藏着一些中亚、西亚文明因素。

  这也是可以想见的事情,毕竟川都平原地处中西文化交流要冲之地。

  汉代张骞“凿通西域”的背景,就是因为发现了从蜀地贩卖到印三、中亚一带的蜀布、枸酱、邛竹杖一类特产,才导致了汉武帝开拓“丝绸之路”的壮举。

  何况,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由西亚、中亚引领的青铜文化浪潮,就通过疆和蒙地区传入了中原。

  所以,紧邻疆省地区的古蜀川都平原,与外域的这种交流沟通,应该早就存在了。

  只是目前的考古资料,还不足以形成这种文化传播交流的链条证据。

  而这还就是陈文哲的机会,因为他可以通过三星堆发现的那些文物,看到当时古蜀人的活动场景,甚至是生活轨迹。

  现在陈文哲已经知道,三星堆文化最初在川都平原,仅分布于中心遗址三星堆周围,基本不出沱江流域。

  之后向南扩张,至三期即商代中期,或略晚时,已分布至岷江流域的川都市区。

  但在这个时期,发现的遗址数量较少。

  到四期,即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时,分布范围略有扩大。

  这一时期,遗址数量也有显着增加,并且呈现出三星堆和成都两个中心。

  三星堆文化分布范围狭小,说明其青铜金器制造技术,虽然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实力同商周比起来,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所以,它先后臣服于商、周,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公元前2000年石家河文化衰亡后,相隔五六百年,江汉地区在早商时期,再次进人了繁荣期。

  早商人群的大规模进入,促成了武市盘龙城早商青铜文化中心的崛起。

  早商文化,由此对包括赣江流域、湘江流域和川省盆地在内的长江中上游地区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公元前2500~前1700年宝墩文化时期,川省盆地不见任何有关铜器铸造的迹象。

  虽然在三星堆文化中期阶段,发现有可能与二里头夏文化存在一定关系的铜牌饰,却基本不见同时期的其他铜器。

  这可以认为,当时青铜文化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