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八十章盛颜仙姿,美了千年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北朝到唐之间的津梁。

  《美人董氏墓志》恰好反映了这一点,属隋代墓志中的上品佳作,堪称隋志小楷第一,开唐代钟绍京一路小楷之先河。

  其书法布局平正舒朗、整齐缜密,结字恭正严谨,笔法精劲含蓄,清雅婉丽。

  从字体面目看,楷法纯一,隶意脱尽,已与晋人小楷、北朝墓志迥别。

  但是可以看到部分的外方里圆、华美坚挺的笔致,给人以清朗爽劲,古意未尽的感觉。

  清罗振玉对其评价很高:“楷法至隋唐乃大备,近世流传隋刻至《董美人》、《尉氏女》、《张贵男》三志石,尤称绝诣。”

  赵万里亦评其书法云:“字迹稳秀端丽,与《公元》、《姬氏》二志同为传世关中随志翘楚。”

  唐初的一些着名书法家,如欧阳询、虞世南等人,多取法于隋代墓志书体。

  清代中叶以来,更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垂爱,视为学习楷书书法范本之一。

  楷书自汉隶蜕化过来后,经过六朝二百余年的演变,至隋朝时,已渐趋成熟。

  隋朝国祚虽短,在书法史上,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

  在楷法上熔南北于一炉,开唐书之先声,可以说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传世隋碑及墓志并不多见,着名的有《龙藏寺碑》、《曹植庙碑》、《启法寺碑》、《孟显达碑》。

  另有《久苏孝慈墓志》、《张贵男墓志》、《杨居墓志》、《李则墓志》、《宫人元氏墓志》等。

  其中尤为着名的就是《董美人墓志》,《董美人墓志》真书,计二十一行,每行二十三字。

  董美人是隋文帝第四子蜀王杨秀的侍女,她不幸在十九岁时即因病夭亡。

  蜀王杨秀为了纪念她,遂自撰铭文,刻此志随葬于长安郊外。

  时正隋文帝开皇十七年一五九七一。

  此志和其他墓志一样,没留下书写者和镌刻者的名字。

  但细观此志笔意精到细腻,点画清劲挺秀,字形微扁,依然保持着六朝墓志稳重而端严的特征。

  但其体势结构已十分匀称和谐,楷法已趋完善。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其平正端庄的体势中,微杂险绝的姿态,显得平而不板,十分耐人寻味。

  此志虽以方笔为主,但其转折钩趯处不露圭角,给人以温润之感。

  如初学者以唐碑为基础,以北碑求变化,则此志介乎二者之间,可作为由唐入魏的过渡作品。

  可以说,这一块墓志上的书法字体,已经是汉代以来的最巅峰。

  而陈文哲从这块墓碑上,甚至还能看出一些汉唐代书法的影子。

  只不过,它是隋文,不是汉文,也不是唐文,最多也就是有一些汉唐的传承。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位汉代的书法大家,就是钟繇。

  隋代书法,既然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那么他承的是谁?肯定是汉唐。

  唐代就不说了,直说三国时期,而钟繇是三国时期着名的书法家。

  他被称为“楷书鼻祖”,他的小楷堪称万世模范。

  这一块是被,既然号称小楷第一,自然就避不开这位“楷书鼻祖”。

  所以,很多刻碑高手,想要模彷古代碑刻,必然都需要临钟繇很多年。

  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不喜欢书法,不喜欢他的字体,怎么能学的下去?

  而这还只是门槛,因为刻碑的,怎么可能只认识钟繇一个?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