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四十章考证命名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坐在位置上,等侍者过来用铜制器皿盛水洗手,下有承盘接水的。

  这个所谓的花浇,在中东地区就是这个用处。

  而到了明代宫廷,吃饭是用碗筷的,这个饭前洗手的习惯就没了。

  那着这玩意有什么用呢?总不能用来喝茶喝酒吧?用来喝酒也实在太厚重了。

  搞明白了它的用途,才能正确命名。

  此器正确名称,应该是故宫博物院收藏:明永乐青花净手器,而不是花浇。

  至于永宣之区别,也录了一张非典型馆藏宣德花浇文物。

  只能说,根据已发现的资料,无款的净手器文物,应该是永乐到宣德早期文物。

  带款的净手器,则为宣德中期之后文物。

  这样的论断,应该比较科学。

  最后说一点科学的东西,明代永乐宣德的青花文物,多数采用进口的苏麻离青,苏青一大特征是为“晕散”。

  因为烧制元青花,特别是高仿元青花,必然要面对苏麻离青的这一致命缺陷。

  如果普通釉料,或者是仿明代中后期和清代的青花器件,自然就不用担心,因为这个时期已经没有了苏麻离青。

  元代,或者是明代早中期,这个问题就是必不可免的了。

  为什么元代和明代早期,青花容易晕散,而清代青花不易晕散

  元代和明代早期的青花,其画面上的线条轮廓不分明,这种现象称为“晕散”。

  由于晕散,所以这一时期很少有五官、眉毛,头发很清晰的人物画。

  明代中后期和清代的青花很少发生晕散,所以人物画的须眉清晰。

  比如永乐时期,由于晕散,这一时期很少有五官、眉毛,头发很清晰的人物画。

  而明代中后期和清代的青花,很少发生晕散,所以人物画的须眉清楚。

  所谓“晕散”,用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色料从着色区向非着色区扩散。

  研究结果表明,扩散程度,主要同色料的配方,和反应层上钙长石晶体的发育程度有关。

  一般说来,色料中加入较多的助熔剂,有利于发色。

  在元代和明代早期,当时青花的制作工艺,还不太成熟的时候,必须这样做才能够提高成品率。

  早期青花瓷器,因为都采用含钴的高铁低锰的苏麻离青料,所以,都会有苏麻离青料形成的基本特征。

  而晕散就是苏麻离青料,在瓷器上形成的最基本特征。

  可以这样说,采用苏麻离青钴料,就一定有晕散现象。

  同时,苏料在青花瓷器上形成的其他特征,许多都和“晕散”的存在有关。

  所以,晕散现象,好比一把钥匙,是打开早期青花瓷器真伪鉴定大门的钥匙。

  晕散,大致说来,主要表现为两种。

  第一种,就是这些串珠状小点晕,组成的凝聚斑边缘的模糊或流散态。

  第二种,即是绘出的底色颜料,如同墨汁滴在宣纸上的洇开态,其面积大于前者。

  第一种串珠状凝聚斑的晕散,也称流散,须以第二种洇开的色底为基础。

  即前者之散,借助于后者之洇。

  须强调的是,在实际中,第一种串珠状流散情况,要多于并明显于第二种洇开态情况。

  为何会产生晕散?大前提是必以苏麻离青料为主。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