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瑰宝中的绚丽奇葩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装瓷壶,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件作品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土于西陕彬县。

  该壶集捏塑、剔刻、模印装饰于一体,技法运用纯熟老练,纹饰疏密有致,过渡自然。

  壶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绿深沉,素雅润泽,展示了五代耀州窑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

  刚开始发现这件倒流壶的时候,很多人还不知道它是怎么用的。

  现在知道了,也确定这是一件国宝,所以它现在被称之为千年“魔壶”。

  它可是古瓷瑰宝中的绚丽奇葩!

  因为它造型奇特、精美华丽。

  以凤凰作壶把,以狮子之口作壶嘴,花中之王牡丹缠绕壶身,并有着巧夺天工的设计。

  壶身呈圆形,盖、梁、身连为一体。

  最主要的是“倒注液体,翻转不漏”,所以被称为“魔壶”。

  这件神奇的“魔壶”具有怎样的内部构造和神奇“魔力”?

  这件闪烁着古代“智慧之光”的瓷壶,又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这是一件青釉提梁倒注瓷壶,真正的国宝级文物。

  它是一件巧若范金、精比琢玉的瓷壶。

  这件瓷壶高18.3厘米,腹径14.3厘米,是耀州窑瓷器中一件出类拔萃的珍品。

  瓷壶有伏凤式提梁,盖、壶衔接处堆塑哺乳母子狮,球形壶腹刻饰缠枝牡丹,有着“三王”壶之称。

  它造型奇特,壶盖与器身连为一体。

  注水孔在器物底部中心,使用时须将壶倒置,把液体从底部梅花孔注入,因此又被世人称为“魔壶”。

  这件瓷壶现在是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1996年,被国家文物鉴定组定为一级甲等文物;

  2013年,作为一级文物被禁止出境展出;

  2015年,其复制品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印三大首领老莫。

  这件呈橄榄色的青釉提梁倒注瓷壶造型新颖别致,纹饰繁复华丽。

  壶身呈圆形,造型像一个倒置的柿子。

  提梁是一只凤凰,微仰着头,仿佛要展翅飞翔。

  壶嘴为一只张口侧卧的仰头母狮,一只幼狮依偎着母狮吮吸乳汁,生动逼真。

  壶身一周饰有凸凋的缠枝牡丹花,下饰一周仰莲瓣,线条恣意洒脱。

  据着名耀州瓷专家禚振西介绍,这件青瓷刻花倒灌壶,实为耀州窑一件罕见的珍品。

  耀州窑始于唐,兴于宋,衰落于明,以生产工艺精湛的刻花青瓷驰名中外。

  刻花技艺是先用刀具垂直刻出纹样轮廓,再在纹样旁用刀具斜刻,并剔去底泥,使纹样微凸,然后施釉烧制。

  成品花纹清晰,层次分明,釉色晶莹透亮,有很强的立体效果。

  那么,如此精美奇特的瓷壶,是如何被发掘的?

  此壶出自哪个时期,又为何被认定为国宝级文物?

  1968年,彬县城关镇的一位农民无意中挖出了一个瓷壶。

  他并没有多想,随手把瓷壶扔在了家中。

  1982年,他的亲戚高立勋回乡探亲时,偶然间发现了这把奇异的壶,猜测应该是文物,于是拿着它去请教文物专家。

  当文物专家看到这件造型别致、装饰精美的古瓷壶时非常兴奋,并认为这应该是一件罕见的耀州窑文物。

  几经周折,这位农民把这件瓷壶,捐献给了当时的西陕省博物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