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房梁钱龙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百二十文,盖镇物也”。

  又如内国史院满文档案顺治八年十二月初八日记载,是日顺治帝下令将承天门改为天门,挂牌匾,置金银钱于木梁上,并派工部尚书固山额真行祭祀礼。

  另厌胜钱一般用的是非流通的货币,主要用于吉利品或辟邪品,其文字和图案都有特殊的意义。

  养性殿房梁上的铜钱直径约为2.8厘米,呈外圆内方孔形,寓意“天圆地方”;

  铜钱上有一道一道的挫痕,说明是新铸的铜钱,并没有流通使用;

  铜钱上还刻有“乾隆通宝”字样,说明为乾隆时期制造。

  类似的,故宫内其他宫殿如宝华殿、慈宁宫、养心殿等建筑屋顶内也有厌胜钱。

  这些压胜钱多置于宝匣中,铜钱上有“天下太平”汉、满文字样。

  上述铜钱在建筑屋顶的使用,寓意帝王对国泰民安的祈盼。

  钱龙上方的红缎绸,反映了我国传统“上梁大吉”民俗文化。

  我国古建筑的施工,到了安放屋顶大梁的工序时,工匠们会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

  这种仪式主要是来表达对建筑稳固长久的祈盼,这种仪式即为“上梁大吉”。

  安放大梁是古建筑施工的一项重要工序,不仅寓意建筑施工到了收尾的关键阶段,而且还决定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

  大梁安放位置准确、接缝严实,则有利于建筑整体稳固长久。

  我国民间俗语“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本意,也是说明上梁安放的重要性。

  乾隆时期养性殿的营建,也包含“上梁大吉”民俗。

  清代内务府奏销档之《奏为宁寿宫殿宇梁吉期应行仪注事》,载有养性殿上梁大吉的相关礼仪。

  即“谨择得本年(乾隆三十七年)九月十六日戊申,宜用辰时上梁吉等语……所有应行礼仪应加敬谨,除献神香供牲醴以及执事官员匠役人等花红犒赏等项,届期令随工预备外,其披梁需用贴金银花各一对,大红云缎各一匹”。

  由上述记载不难发现,养性殿的上梁大吉内容主要包括:选择上梁吉日吉时、说吉语、举行祭祀礼仪以求天神护佑、赏赐工匠、在大梁上批红缎等。

  “上梁大吉”习俗,至今在紫禁城古建筑修缮保护中仍得到了传承。

  除此之外,那条钱龙还是我国古代皇权文化的体现。

  龙为我国古代祥瑞图腾之一,其造型为经过深度艺术化的多种动物形象的组合体。

  龙的特殊形象赋予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认为龙具有非凡的能力,是消灾驱邪的保护神。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所撰《说文解字》卷十一载有“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由此可见,反映龙具有无所不能的本领。

  在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龙的图腾崇拜特性逐渐为封建统治者专用。

  古代帝王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常常自诩为真龙天子,来标榜自己与龙一样,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帝王所使用的宫殿建筑内,也大量饰以龙的形象。

  以故宫太和殿为例,太和殿为明清帝王举行国家重要典礼的场所。

  其屋顶正吻、瓦面、梁架、立柱、台基、栏板、宝座、屏风等位置均包含有龙的纹饰,数量达上万条。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