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一章战国水晶壁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显摆完了,该我了。”

  范嘉轩说完,掏出来了一个挂件,圆形、透明的东西,看着像是玉璧,但是透明,这是玻璃制品?

  “水晶璧?”李明生奇怪的问道。

  “嗯,是璧,不是环,也不是瑗。”范嘉轩笑着道。

  看他那得意的样子,很显然,这件东西不简单。

  这时,陈文哲也有了兴趣。

  这种东西一般都是用玉石来雕刻的,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看到一块水晶璧。

  水晶制品并不稀奇,可十几厘米直径的水晶玉璧,而且看样子还是手工打磨出来的,那就很不简单了。

  这么大块的水晶,还用手工打磨出来,不用机器,那得耗费多少工时?

  这样的作品,也只有古代才有可能出现,反正现代人是不可能浪费那么多时间,来制作这么一件作品的。

  如果真是一件古代作品,那就是纯粹的古董,而且起价值肯定很高。

  这一件一看就是玉璧,而玉璧主要有四种用途,一为祭器,二为礼器,三为配饰,四作珐码用的衡。

  玉璧是中国玉器中,出现最早,并一直延续不断的品种,是很重要的瑞玉,战国至两汉是玉璧的鼎盛时期。

  如果这块水晶璧是真品,或者确定是古代作品,那么它就肯定是战国至两汉时期的东西。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完全是因为做工!

  在灯光的照射下,透明水晶泛着淡粉色。

  近距离观察这个水晶,它并不是纯白色的,而是略带一点淡琥珀色。

  外表没有什么纹路,表面看得出是经过抛光处理的,底部和中部可以看到一些海绵体状的自然结晶。

  这肯定是由天然水晶制成,而用水晶打磨这么一块水晶壁,可不容易。

  不过,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技术的积累,到达战国至两汉时期,已经十分高明。

  作为世界主要水晶产地的华夏,使用水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万年前的神都猿人。

  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墓葬中,也曾多次伴有水晶制品出土。

  到了战国时期,玉器的生产进入鼎盛阶段。

  随着玉器工艺和加工工具的不断进步,玉器碾琢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所以,水晶制品的制作工艺水平,是可能达到这个高度的。

  其实这件水晶壁还不太典型,最典型的应该是战国水晶杯。

  刚开始发现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那就是现代盗墓贼遗留在墓葬中的普通玻璃杯。

  可进行科学鉴定之后,却发现,那是两千五百年前古人制作的水晶杯。

  而这样的事情,在古代其实不止是华夏有,西方也有。

  事实上,东西方的融合,肯定是从乐趣和品位开始的,这种性质的作品,并不是空穴来风,忽然出现,而是有历史传承的。

  华夏使用水晶的历史非常悠久,类似的水晶杯这样的水晶制品,其实在两河文化是有一些挖掘报告的。

  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墓葬中,曾多次伴有水晶制品出土。

  商周以后,水晶制品的制作更加精细生动,春秋时期已有水晶生肖雕件出土。

  这些器物采用圆雕的加工手法,技术上较之仅为钻孔和弧面打磨的工艺难度更高。

  大约在唐代左右的草原丝绸之路上,也出现过一些类似形制的琉璃杯。

  只不过在这水晶杯发现之前,国内从未出现过,纯度如此之高的大块水晶。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