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三章又一幅真品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半土不洋的女人,有点那啥!”

  那啥?哪啥啊?

  因为烫了头?还是因为穿了旗袍?

  或者是翘着脚?陈文哲有点想不明白。

  徐悲鸿大师就不能画这样的女人?还是他不能画油画?

  陈文哲仔细看着这幅画,他也害怕弄出一条乌龙,买下一张复制品,那就好笑了。

  仔细查看这副油画的细节,不管怎么看,都感觉画的很好。

  在这幅画中,徐悲鸿将珍妮小姐的面部,做微微侧向偏转的处理,这样既基本保持了人物相对正面的肖像性,又避免了因绝对的“正面律”而造成了形象呆板。

  向后梳起的发式处理,突出了人物面庞的完整性;

  在五官刻画上,则以眉眼之间、鼻嘴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轴;

  在面部结构上,又通过对人物额头、颧骨、下巴的强调,呈现了东方女性的含蓄而丰富的形象美感。

  徐悲鸿成功地将珍妮小姐,塑造成坐在摇椅之中而翘起右腿的形象。

  而这种“摇椅中的女性”,事实上是画家非常经典的样式。

  在此之前,徐悲鸿就曾经用这种样式,描绘过他的妻子蒋碧薇、他心爱的学生孙多慈,只是这些作品多是一些素描或是水墨设色的纸上习作。

  从这一样式的来源上,还是可以溯源到西方古典肖像画大师的创作中,但是经过徐悲鸿的反复实践,画家已经将西方式沙发或圈椅,转化成东方式竹藤摇椅。

  进而将西方女性浮华身姿,定格体态微侧、双手放置于腿部的含蓄的东方式模样。

  在《珍妮小姐画像》中,徐悲鸿进一步将这个样式,发展为某种“翘脚”的变体。

  这种有意识的变体,既符合珍妮小姐“交际花”式的身份特征,强调了华洋杂处的南洋,所已形成的自由而开放的文化性格;

  同时围绕着这一变化,徐悲鸿又通过结构塑造、衣纹刻画等,从而增强了该样式表达的丰富性和针对性。

  不管这幅画为什么出现在这里,是不是之前他听说过的那副高价拍卖的作品,反正眼前这一幅是真品。

  当时好像这幅画拍了5000万元,要是加上交易税什么的,差不多接近六千万。

  如今近10年过去,现在这幅画的价格,只会更高。

  身价半亿的名画,现身这家小店,有点蹊跷啊!

  只不过,这两幅画,好像真的都流入了长安城。

  徐悲鸿的名画《珍妮小姐画像》,是徐悲鸿最大的抗战题材油画,它也确实是被一位神秘的长安买家购得。

  拍下《珍妮小姐》的时间,好像是在2011年的神都嘉德秋拍上。

  当时起拍价是3800万,成交价是5000万,加上佣金总共是5800万元。

  而就是在这次保利秋拍上,这一位曾投巨资购入《珍妮小姐》的买家,又买下了名作《2008-神都》。

  陈文哲肯定没有记错,当时因为正好是古玩市场的低潮期,那一段时期的交易记录,他记得很清楚。

  当时,一幅徐悲鸿的马图,被以700多万元的价格收走,一幅黄胄的人物,被以300多万元的价格购得。

  其实从2011年秋季开始,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一直处于“减速期”。

  2012年的秋拍,甚至被认为是绝对的“低潮期”。

  这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很多行内人,应该都记得。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