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八十章知来处方可寻归途,有寄托才能求发展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是贴敷药棉,将药棉浸入除锈液溶液中,充分浸润后,用镊子将药棉夹出,贴敷在生有害锈部位;

  接着用塑料袋或保鲜膜,将青铜器包好,保持药棉湿度。

  4至8小时后取出,用蒸馏水或纯净水冲洗即可,切勿使用自来水冲洗;

  之后观察除锈情况,若有残留可重复1、2步多次,直到青铜器表面的有害锈清除干净。

  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除锈液为碱性溶液,ph值≥8,有一定的腐蚀性,切勿沾到手上,操作时请戴上手套。

  若不慎沾到皮肤上,用清水冲洗即可。

  有害锈并不只在青铜器表面生成,有可能会沁入铜身,腐蚀铜器内部,造成铜器穿孔、断裂。

  因此要将除锈完成的青铜器,放入脱盐液中,浸泡1~2星期,以免有“漏网之鱼”。

  浸泡完成后,将青铜器用蒸馏水或纯净水清洗干净,放置在干燥处观察2-3天。

  如果铜身上,不再出现有害锈,便可进行下一步处理;

  如果又出现有害锈踪迹,则重复除锈——浸泡脱盐液的过程,直至有害锈彻底清除。

  封护保存是去除有害锈的最后一步,将青铜器用蒸馏水或纯净水清洗干净,吹风机吹干或自然晾干,然后用刷子蘸取封护液,均匀涂抹在生有害锈处。

  晾干,再继续进行第二次。

  具体涂抹次数,视涂刷后外观变化决定。

  但也要注意,一个部位不可涂抹太多。

  涂抹太多,可能会导致青铜器局部感光太强,甚至泛白,影响观赏。

  若不慎涂抹过多,可用丙酮溶液在过多部位轻刷几次,然后在通风处晾干即可。

  一般情况下,青铜器生有害锈部位,与其他部位颜色常不一致,还有可能出现孔洞,影响观赏。

  因此在除锈工作完成后,可以进行补色修复处理,以提高青铜器的观赏价值。

  几步下来,青铜器的有害锈处理工作,已经完成。

  这时不用密封包裹保存,可随时陈列鉴赏。

  但要注意保存环境应保持干燥,温差不宜过大。

  在鉴赏青铜器时,应戴专业的无氯纯棉手套,切忌用手直接碰触。

  看着眼前精美的青铜器,陈文哲忍不住有点感慨。

  这可是两千九百多年前的先人们制作的,那个时期,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能够制作出这么精美的东西。

  还有,他们还能用十分华丽的语言,记录下当时发生的历史大事件。

  可以说,源于华夏文明初始的青铜器,贯穿上下五千年。

  每一件器物从诞生,流传至现在,背后都铭刻着一段中华的历史文明。

  这一件尤为重要,因为他可以为夏朝的断代提供证据。

  文物修复,不仅是为了让更多人欣赏到前人的智慧与创造力,更是为了传承民族的历史,让我们有根可寻,有枝可依。

  知来处方可寻归途,有寄托才能求发展。

  等着一切做完,已经过去了半个月。

  此时,被完全修理好了的青铜器,陈文哲已经确定,这又是一件燹公盨。

  只不过,这一件保存的更加完好,内部的铭文更多。

  而且这一件内部的铭文,跟先前博物馆保存的不一样。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