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9章 拉拢和站队_仙人消失之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管写信了。

  李家在贺淳华手下受了这么多委屈,不找李尚书哭诉就怪了。贺灵川知道,父亲在敦裕没有放手大干的原因之一,多少还是忌惮李尚书的反应。

  毕竟人家位高权重,对国君又有直接的影响力。

  只瞧贺淳华的神情轻松,贺灵川就知道李尚书的态度应该不差。

  李尚书写来的第一封信扬扬洒洒好几百字,大意是李家子孙庸碌愚蠢,竟然无凭无据就找詹家寻衅,贺总管替我李家管教得好——

  不过,李兆新亡、家人悲痛万分以至于言行失当犯下大错,是不是也情有可原?

  而后李尚书在廷议上会同各部,一共筹措到两万石粮草运往北境。

  贺淳华补充:“从时间上算,这批军需最多两天后就到敦裕,届时在这里稍事休整,再发往前线。”

  “措词小心翼翼。”贺灵川抖了抖信纸,故意道,“我还以为李尚书会仗势压人,命令老爹把李裕给放了。”

  “他敢?”贺淳华冷笑,“现官不如现管,夏州现在是我的地盘,也是最受王廷关注的两大前线之一。他敢在这个时候仗势欺人,我可以直接把他的信递去都城,交给王上参阅。所以这时候他反而要好声好气,不能被我抓住马脚。”

  与其说夏州受万众瞩目,不如说这地方就是个烂泥滩,王廷正为两线作战焦头烂额。他要是一撂挑子,旁人接都接不起来。

  李尚书敢拍胸保证,他给夏州举荐一个新总管,能干得比贺淳华还要好?

  所以在这种时候,贺淳华不怕他。

  贺越插口道:“西线也在嗷嗷待哺,柯将军求粮都求到都城去了。李尚书这个时候给北线筹拨两万石粮食,就是向父亲示好,想让父亲手下留情。”

  贺灵川切了一声:“老狐狸,他还是搞得到粮嘛。”口粮就是将士的生命线。“两万石粮食,足够赵盼的大军吃上一个月了。”

  这份礼物不可谓不重,气人的是贺淳华到底还要把它送出去,送到北边去。

  “运到这里,就不会是两万石了。”贺淳华摇头,“罢了,总归是好事。”

  贺灵川再拿起第二封信看了几眼,好容易忍住不笑。

  “这是咱两次大捷传去都城以后,李尚书才来信的罢?”从时间上算,刚刚好。这位李尚书的身段真是十分柔软。

  贺淳华眼里也有一丝笑意:“是啊。”

  李尚书的第二封信,语气可比第一封热烈得多,先祝贺新总管上任首战大捷,又勉励他再接再厉,而后大义凛然,要他将李氏那几个犯法的不孝子孙严惩不怠,不用给他面子了。

  点睛之笔留在了最后,李尚书非常欣慰,说逆贼孙孚平伏诛以后,他向国君举荐功臣贺淳华升任夏州总管,看来是造福大鸢苍生之举。

  “这一把就将功劳揽到自己身上了。”贺灵川哦了一声,“老爹,原来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