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8章 水坑啊!_文豪的悠闲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品中,这种故事虽非太多,却也并不是绝无仅有。

  那么,金大师的这部《侠客行》在这一点上,算不得什么独创,甚至有「抄袭」或至少是「摹仿」之嫌了?

  不然。

  兄弟相似的喜剧即便很多,也丝毫并不影响《侠客行》的艺术价值。

  《侠客行》并不是随着这两位面貌相似的人,同时露面而告结束。

  甚至这幕喜剧(抑或悲剧),也并不因此而落幕。

  它的意义并不在于这两兄弟或两少年的面貌相似本身。

  金大师也不过是借此来作「文章」,而在于其他。

  首先,在两少年见面之前,并不真是所有的人都误会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误以为这小叫化便是石中玉。

  至少有一个人早已知道而没有误会,非但没有误会,相反正是他制造和利用了这个误会。

  这个人就是「长乐帮」中实际的主持人、军师贝海石贝大夫。

  正是他叫人将小叫化从摩天崖抢下,亦正是他利用自己医术神技将石中玉身上的疤痕一一照抄在小叫化的身上,从而制造了一个天衣无缝的假石破天。

  可以说,种种误会都源于此,是贝海石制造了这个弭天的谎言。

  而他之所以要如此,则正是因为江湖上闻之丧胆的「侠客岛」的「赏善罚恶」使者又要出现于江湖,贝海石及其「长乐帮」虽非无恶不作,但却无善可「赏」,且还有恶可「罚」,因而急于要找到一个「替罪羊」有意味的是,逃走的真正的石破天原本就是贝海石等寻到的替罪羊,而石破天逃之夭夭之后,小叫化便成了替罪羊的替罪羊了——江湖上人心险恶,竟至于斯!

  然而仔细思之,此类事件虽则奇幻莫测而又机缘凑巧,然而却非鲜见。

  在漫长的中国社会与政治史之中,这类故事不在少数。贝海石亦非绝无仅有。

  从而,在这一层次之上,《侠客行》的意义及其象征性便值得三思。

  其次,小叫化被当成石破天从而自摩天崖被抢下从此流落江湖,除了贝海石居心险恶明知故犯地假装不识之外,至少还有一个半人不把他当成石破天或石中玉。

  这便是阿绣与闵柔。

  先说阿绣吧。

  小叫化被丁当捆成一个大粽子抛入了阿绣的船舱,然后又无巧不巧地救了阿绣祖孙两命,来到了紫烟岛上之后,书中写道:

  史婆婆不答,双眼盯住了石破天,目不转睛的瞧着他。

  突然之间,她目光中流露出十分凶悍憎恶的神色,双手发颤,便似要扑将上去,一口将他咬死一般。

  石破天害怕起来,不由自主的倒退了一步,道:“老太太,你┅┅你┅┅”

  史婆婆厉声道:“阿绣,你再瞧瞧他,像是不像?”

  阿绣一双大眼睛在石破天脸上转了一转,眼色却甚是柔和,说道:“奶奶,相貌是有些像的,然而┅┅然而决计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