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4章 冬雨_百味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来了两个妇人。

  妇人都在三十左右,一个看上去胖一些,娘家姓崔。一个看上去稍微瘦那么一些,娘家姓何,不过两个看上去都挺精神的。

  两人的手续都已经办好了,卖身契也是签好的,也在衙门立了文书。以后她们就是赵家的人了。生死都由赵家。

  芸娘再次感叹衙门有人好办事,若是没人,这办下来还挺麻烦。

  有了两个妇人,又请了一个小厮,厨房和外面就都能忙得开了。

  秦氏让芸娘她们叫二人崔婶子和何婶子。

  二人连称不敢,可最后还是定下了这个称呼。

  虽然二人还不能立即上手,可摘菜,洗菜,切个菜还是能行的,收拾卫生也没问题。

  二人的手脚也算勤快,干活也很麻利,她们能做这些,赵氏、王大娘和巧花婶子在芸娘二人不在的时间就能转得开了。

  崔婶子还有何婶子二人开始来的时间心里多少是有那么一丝丝的想法的。

  她们原来是在大户人家做下人的,自然不是农家能比的,说出去身份都不一样。

  可她们是知县老爷的公子派人买来的,她们哪敢有半分的意见。

  等到了以后,看是个铺子,铺子生意还挺好,房子多,窗明几亮,收拾的很干净,就连她们住的地方也不错。

  赵家都是实在人,没有看不起她们,把她们当成一家人。

  吃的更是不差,甚至比她们在大户人家时还要吃的好,工钱也给的很高,这让她们那一丝丝的不满立即就消失了,真心真意的留了下来,帮着做事,也很用心的学切菜,炒菜,很快就融入了进来。

  有了二人,芸娘和月季就专心跟着王老爷子学习了。

  这段时间二人别的不说,理论知识丰富了很多。

  各派系的菜是因何起源,都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讲究,有什么忌讳,王老爷子一点一滴的都告诉了二人。

  另外还讲了很多大师傅的传事,让二人不仅仅是学习厨艺,思想和眼界也都跟着开阔了。

  就这样忙忙活活的就到了腊月。

  人都说寒冬腊月,这就能证明了腊月的冷。

  又说“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巳作东风信。”这说明腊月不会很长,春天会很近了。

  可长不长的都要过,要经历。

  当到了腊月初一,天便下起了雨。

  芸娘不喜欢冬雨,若是春雨,撑一把油纸伞走在雨中,或者是在细雨中闲情漫步,多少还让感觉到有点诗意。

  可冬雨却不成。

  冬雨让人觉得刺骨的寒,再结实的油纸伞,再美妙的诗句,都让人冷的提不起丝毫兴致。

  冬风起,寒意浓。冬风急,狐兔悲。一切的一切都喻示着冬日的冷。

  冬风一起。行人无心闲逛,身上的衣裳也越穿越厚,就这也抵挡不住肆虐的寒风。

  家家户户的门窗紧紧关闭着,这一切的一切都告诉着我们冬天真的来了!

  冬雨,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