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_今天必须得高调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育孩子两人自然是各有各的理念,但都不约而同地保持了尊重对方理念的态度。

  在宋嘉然看来,琛哥儿作为男孩子,父亲的教导是非常重要的,她的很多想法用在琛哥儿身上并不适宜,尤其是在如今的时代环境下。那关于孩子大方向上的教育,就交给郑立晏这个做父亲的来做就是了。

  她承担好母亲的角色,关心好儿子的身体、心理状况就行。

  所以即便是有时郑立晏说出了她不是很认同的话,她也从来不会当时就反驳,而是私下在与琛哥儿说话时,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让琛哥儿自己去甄别,看他更认同哪一种。

  关于孩子的教育,一主一辅是最好的,两个有力的声音,会让孩子陷入混淆。当然了,这些都是宋嘉然自己的观点。至少,在他们这个三口之家中,还是很适合的。

  因此,在当下这个时刻,琛哥儿因为过于在乎骑马这件事时,郑立晏摆出教导的架势,宋嘉然也没有要阻止的意思。

  毫无疑问,郑立晏对琛哥儿的期望很大,当然,琛哥儿本身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就很大。无论是郑立晏这个父亲以后能给琛哥儿的家庭环境,还是琛哥儿对自己的期许,都使得他从小接受的就是这个时代的精英教育。

  只论教育方面,比他更好的,也就是皇帝的儿子了。

  那么,从小的严格要求,就变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

  宋嘉然看向郑立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他对琛哥儿的教训,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勉励呢?

  这句话之后便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能一开始郑立晏做官只是想为她挣一个锦绣前程,可为官多年后,他是真的想为百姓做些什么了。

  这两千多个日夜里,没有人比宋嘉然更清楚,将池定县从一个贫瘠小县发展到如今仅次于云州城的云州第二城,郑立晏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她前些日子给他梳头,三十出头的年纪,郑立晏已经有白发了。

  好在,付出不是没有回报。

  此次回都城,正是郑立晏又一任期满,被圣上调回来的。

  虽然如今还不知道皇上会给他什么职位,但两人猜想,至少得是个五品,而且定是实权官。

  六年时间,从七品奔到五品,还是实权官,这个成果已经足够瞩目了。多少人庸庸碌碌一辈子,也升不了几品。按这个势头发展下去,郑立晏退休前,入内阁当个阁老也是很有可能的。

  等父子俩说完话,宋嘉然才开口说起了其他事。

  “之前让李大他们先带着行李回了都城,现在应该早就到了。”她早在几年前,就在都城买了个大宅子,府里假山流水、湖泊花园应有尽有,这下再也不担心住不够了。

  “皎皎定是已经让他们把家里布置好了。”

  皎皎和方逾是三年前就回了都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