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3章 支援_陛下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吴镇江这种程度的配合,既代表了他投入大凉王朝的决心,同时项阳也不能没有表示。

  他直接传了一封亲笔信回到关中,交给易安。

  这次率军支援荆州,为了防止某些“意外”,哪怕他们要快速入山逃走,撤回关中的时候,也不会将玉玺等重要物品丢失,所以项阳是将其留在了关中。

  他在亲笔信中,夹了一封圣旨,对于吴镇江直接进行敕封,封其为宛城太守、列侯。

  这个封赏是非常讲究的,本身还算大方,也对得起吴镇江对他的支持,但是又没有夸下海口,算是比较“实际”的封赏。

  若是项阳张口就要把吴镇江封为荆州刺史之类的,那完就是给吴镇江画饼了,吴镇江自己也不会信。

  而且,项阳直接开始对吴镇江的手下进行一定程度的特训。

  时间有限,而且他们虽打退了鲁真军,还是被大诸侯盯着,所以不可能像大凉军一样进行长期特训,不过已经足够让他们掌握各种新式武器包括炸药包的存放运输与战场使用,即使项阳不在,他们也能利用各种新式武器作战,足可抵御周围的强敌,一直坚持到大凉军主力来援。

  接触到了这种可怕的武器,吴镇江等人又惊又喜,连这么强大的武器都交给他们使用,足可说明朝廷之诚意。

  不过,项阳并没有把炸药包的制作工坊移到荆州之地来。

  其一当然是必须要留一手,哪怕现在他已经非常信任吴镇江,但是炸药制作可是能称为国之重器的东西,岂可置于不稳之地。

  其二,则是项阳虽然帮着打赢了东西两个方向的大战,将两大诸侯部击退,但是荆州的地盘还是那么大,只是掌控着区区几座城池,连一郡之地都不如。

  在这种较为狭窄的地域之中,是无法进行大规模的作坊建设的,最多,项阳可以把某些民生作坊在荆州本土建设起来,这样他麾下的商队就可以在这里直接拿到货物行销天下,不需要通过长长的山道。

  大部分事宜都需要比较长久地建设才行,所以项阳为吴镇江做出规划,而且之后会提供工匠方面的支援,之后就由吴镇江来主持这些大事。

  这对于吴镇江来说,同样也是一个锻炼。

  吴镇江毕竟是“义军”出身,对于领兵作战,他至少是合格线以上的。

  但是在治理地方,他却缺少足够的手段。

  项阳的安排,也算是给他增加一些治理地方的经验。

  虽然对于吴镇江会有足够的“奖赏”,但是项阳不会因此牺牲百姓,一个郡守在此时代,对百姓的生活影响太大了。

  如果吴镇江真的不适合治理地方,他会将之调入军中,再酬以高位。

  之后,项阳带军回到关中。

  这里,才是他接下来要应对的主战场啊。

  易安等人齐聚关中相迎。

  项阳看着自己许久不见的爱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