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各方赞美_开元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牡丹暗喻诗人自己,而“chunsè岂知心”则是被认为诗人在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却不知这红牡丹的最妙之处,便在于一语双关。

  而王维的诗在匠心独运的同时,韦陟的楷书无疑也极其出sè,他是挥洒自如,一气呵成,极美的字中蕴含着他的高贵冷艳,倒也契合那红牡丹的地位,后面两句,韦陟更是体会到了王维的匠心独到之处,写出来却在高贵冷艳之余,有一丝温婉闲愁,让在场的一些同样工于书法的文人,见猎心喜。

  其中便有那崔宗之,他原本表面上谦让了一番,却只是为了不让王维为难而已,若韦陟写出来的书法入不得他眼的话,那他以后绝对要找回场子,但此时他这样的心思却消散的一干二净,反而觉得这韦陟有傲气的资本,能与这样的世家公子结交一番,却也是趣事。

  此时众人还沉浸在整首诗的jing妙之中,一时间全场依然显得比较安静,但谁都没有想到,会是这个人首先打破这样安静的氛围。

  此人却是吴道子,只见他那因为出身贫困吃了好多苦、苦尽甘来而略显苍老的脸颊上带着极其激动的神情,仿佛灵感爆发一般,他对王维说道:“王公子,我突然想画一朵红牡丹,兼具花与美人的特点,不知可否将此诗录于我的画上?”

  一般名画上都有妙诗相配,便如宝剑配英雄,红粉赠佳人一般,而这个时候虽然没有什么版权说法,但对有名诗词的归属还是非常讲究的,抄袭可是非常严重的一件事,一旦被发现,那名声、人品都要臭掉了。

  王维脸上依旧显得非常沉静,给人的感觉就是不骄不躁,极有气度,却不知此时王维心中那种爽感是多么强烈,这位吴道子是什么人物?

  虽然此时吴道子才刚刚成为宫廷画师,但纵观整个历史,将其称之为唐朝最伟大的画家也不为过,而后来更是被人封为“画圣”,被民间画工称为“祖师”,能够被这么伟大的画家求得将自己的诗录在他的画上,这简直就能让王维凭借这一首《红牡丹》而名垂青史。

  若是吴道子的《红牡丹》能够有幸流传到后世,人们在品鉴这幅画时,免不了要研究王维的诗,不过王维的激动平复的很快,因为他转念一想,自己本来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诗佛”,还在开元天宝年间被尊为“天下文宗”,自己也无需对吴道子的请求大惊小怪。

  于是王维点了点头,却是表现出一副荣幸的样子,毕竟他此时才初露头角,与吴道子这样的大画家无法相比,他淡淡道:“如此甚好,多谢吴供奉抬爱,不过王某有个不情之请。”

  吴道子这时无比急躁,显然他此时灵感上涌,想马上回去乘着灵感动笔,而他灵感的源泉,无疑便是王维的这首诗,于是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