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8章 第38章_这个红楼不一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房的牵连也小些。

  可这话他不敢当着贾敏的面说,哪有好好的劝人家兄弟分家的。林海也自有打算,等贾琏在户部历练一段时间,便给他在偏远之地谋个缺去躲个几年。

  夫妻二人说了一会儿,便纷纷累得睡了过去。

  贾敏第二日就派人去贾府传了话,等林海休沐那日,果然举家往贾府去了。

  贾府早已大开中门相迎,不光是贾赦和贾政,便是宁国府的贾珍和贾蓉也在大门候着,林家一进门便被请了进去。

  与贾敏一起去西大院见过了贾母,林海就被贾政一帮人请到外院里去了。宝玉留在老太太身边磨磨蹭蹭的,贾政哪还顾得上他,只听贾母忙不迭让宝玉也去外院,他才想起儿子来。

  被贾政一瞪,宝玉也不敢造次,只能跟在后头。

  贾政自幼便爱读书,只没等他下场考试,贾代善临终前上了一本,上皇体恤老臣,赐了贾政主事之衔。

  如今十年过去了,他也只正六品的工部主事升到了从五品的员外郎。一来足以见朝中对荫补官员升迁的严苛,二来也是因为贾政能力不足。

  他性格太过端方迂腐,又无进取的锐气,上不能为上官分忧,又端着勋贵子弟的架子不和睦同僚,年年吏部的考核都是“中下”。

  贾母每每抱怨贾代善太急了些,不等贾政科举便让他荫补出仕。可她也不想想贾代善是何等老辣之人,但凡贾政有能力科举,不说进士及第了,哪怕是中个举人,他都不会因噎废食,白白阻了自己儿子的前程。

  显然贾政对自己几斤几两也心知肚明,荣国公给他求了荫补的名额,他也一句废话没说,默默接受了。

  正因为如此,他才更加敬重科举入仕之人。特别是他这位妹婿,虽也出身侯府,可自小点亮了读书的技能,一路顺风顺水被点了探花。

  林海是贾政的妹婿,可也是当朝二品大员,尤其他如今在吏部管着官员考核,贾政怎么也不敢在他跟前摆大舅哥的款。

  不敢闲聊朝政,况且他与林海也聊不到一块,贾政便与林海说了些仕途经济之类的,贾赦与贾珍也在一旁附和着。

  听到这些宝玉就像屁股安了钉子,扭来扭去就是坐不住。

  林海转头看他:“这就是宝玉吧,今年几岁了,读的什么书,可开始做文章了?”

  贾政见林海如此问,一脸惊喜,巴不得林海多指导宝玉几句。

  瞧见宝玉满脸懵的坐着,半晌也不应话,他呵斥道:“你姑父问你话呢,还不回答。”

  宝玉无奈站起来:“回姑父,侄儿转年就十三了,刚学完《四书》,还不曾学做文章。”

  贾政连忙替宝玉描补:“宝玉在诗词一道上有些研究。”

  林海便笑:“擅作诗是好事啊,将来同年相交时能省不少事。我当年就是作诗不太擅长,同年赠诗给我也不好回。”

  林海说起同年,贾政已经联想到宝玉科举及第之后的情景了,一时间看宝玉的神色都慈祥了些。

  与宝玉坐如针毡不同,贾母的屋子里倒是一派祥和。

  见到砚哥儿,贾母就抱着不撒手了:“当初离开时还是一丁点大呢,如今竟能说能走了。”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