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一章 继续北上之前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是军人出身的同志,之前也大多只统领过团以下的队伍,如今领导起军师级作战,哪怕这些军级单位人数往往少得可怜,也就人家一个师左右的编制,但还是对干部们的能力提出了相当严峻的考验。

  上层已经是如此窘迫,就更遑论基层指战员了,这些人当中大多数都是农民出身,在作战热情上表现得确实不错,敢打敢拼,甚至有的都到了不要命的程度。

  但空有一腔热血是打不了硬仗的,后面几年里各地都需要面对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敌人,不抓紧时间训练出一批足够能打又敢打的种子,那么接下来继续不断地大战,必然会将这些好不容易发动起来的青年消耗殆尽。

  当然这并不是在贬低这支军队,实际能够发现这么多的问题,其首要的前提就是他们已经到了面临这些问题的阶段,而放眼国内,其他军队都还在泥坑里肆无忌惮地耍活呢。

  只不过双方的目标和追求确实不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对于决心要改变这个旧世界的土共而言,不断地努力学习、克服自己的问题、争取更大的进步,这几乎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

  但同样必须提及的是,即便是再土共内部,意见也是存在诸多分歧的,至少在其他根据地看来,李润石领导的中央苏区实在处处透露着不同。

  在今年之前,大家其实对红四军的了解其实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从白区的报纸中听说了李王所部的悍勇,又从程刚那里见识到了神秘又雄厚的财力,可这股被称为红军最强的军队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力量,他们都只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作片面的猜测。

  直到这次北上行动,至少路过的那些根据地就彻底见识到了李润石的本钱,上面提到的那些问题其实各地红军都广泛存在,但在这里面,红一军团则被公认为问题表现得最不明显,或者说解决得最好。

  但这样的不同又引发了众人更多的疑问,因为在大家眼中,这支军队的实力已经算是天花板的水平,既然都练出这么一支强军了,为何不趁势更进一步,哪怕不夺取全国,至少也得割据一方才是。

  类似的问题李润石向鹏石穿解释过,也与许继深、徐相前等人有过深入交流,而到了赣东北,在和方之民的彻夜长谈中,他也细致分析过了其中的缘由。

  应该说,无论是在有程刚还是没有程刚的历史线里,自从决定走上槿甘山起,李润石就一直在坚定地执行着自己的农村路线。

  不管其他同志到底如何看待,他都是如此地矢志不渝,决心要走这条看似没有前途,而且还土不拉几的道路,这就是李润石这般人物最强大的魅力,他是真的自始至终都在相信人民的力量。

  但在历史上,因为各种原因,红军的境遇实在是太过困难,使得不少同志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