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佛光教科书_佛教的法器是什么?佛教法器简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言「卢舍那佛」,取行言「释迦牟尼佛」,取愿言「阿閦佛」、药师佛,佛佛各异。然而诸佛具足一切智慧、德行,无有差别,诚所谓「佛佛道同」,故有十种尊号,为诸佛的通号,称为「如来十号」或「十种通号」。

  第三课、佛身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一般佛弟子常以生不逢佛世,未能亲睹佛陀的身相金容而引为憾事。然而在两千多年前进入涅槃的佛陀,其实只是佛陀的应化之身,佛陀真正的法身如同虚空,横遍十方,竖穷三际,随时随地与众生同在。

  第七课、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
  教主、教义、教徒,是构成一个宗教的三大要素。我们要想了解一个宗教的内容,以及一个宗教是否为我们人生所需要,我们一定先要了解一个宗教的教主。他的人格、智慧是否值得我们崇拜信奉?我们崇拜信奉了他,他是否真能指示我们解脱人生的烦恼痛苦?这是我们信仰宗教首先需要知道的课题。

  第二课、经藏
  佛陀成道后,说法三百余会,留下无数的身教与言教。佛陀入灭后,弟子们为了避免遗教散佚,同时确立教法,以防日后产生异端,于是经过数次的结集,辑成「三藏十二部经典」流传于世。三藏十二部是佛教经典的总汇,一般称之为「大藏经」或「一切经」。广义言之,佛陀所说一切教法,均称为「经」;狭义而说,则专指十二部经之「契经」,亦即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的教法,此为三藏圣典之一,一般又分成小乘经、大乘经两种。「经」所阐扬、诠释的教法,称为「经教」,记载经教的书籍,称为「经典」,有了经典的流传,始有正法住世。

  第二十课、烦恼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人生的大患,生死流转的根源,就是「烦恼」。烦恼,是指一切能污染、易扰乱有情身心的精神作用。烦恼之所以会造成生死过患,根据《成唯识论》卷八说:「生死相续,由惑业苦。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