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5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挖掘壕沟的百姓射击,死的也不过是些中国人罢了。

  因此即便有些本地百姓试图留在家中赌一赌自己的运气,这一次也还是被革命军强行迁移了。于是,将近一平方多公里的老四平街和周边20个自然村,现在除了军人和空屯之外,已经没有什么平民了。

  第15步兵团的团长高俊峰,把两个连摆在了南面的壕沟中,东西则各放了一个连,作为了第一道防线;镇内又放了两个连作为第二道防线;剩下的一个营则放在了镇子北部,一则保卫炮兵阵地,一则作为总预备队。

  在南面的壕沟中,他足足放了12挺重机枪,每挺重机枪的间距已经不到100米了。南面壕沟以中间的出镇大道为分界线,大道西面归130连防御,大道东面则归131连防御。

  第15步兵团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战争,但是对于和日本的交手还真是第一次。不过随着第五师团被围困于公主岭,第八师团连续进攻四平街而损兵折将之后,这只部队对于日本人的敬畏之心也消失的差不多了。

  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两场大战,在某种程度上说,确实是给中国人蒙上了一层阴影,即便是自诩大清武力第一的北洋军,面对于日军也还是觉得打不了的。这就是为什么,革命军初起时,对于和满清作战,革命党人几乎都没有什么意见。

  但是唯独和日本护路军发生冲突时,一个个都跑出来阻止吴川的决定了,这些革命党人并不全是真的相信,日中团结共同对抗白种人才是东亚之幸。而是他们觉得就算是整个中国联合起来都赢不了日本,更别提现在革命委员会只占了关外区区两省。

  这些革命委员对于中日战争结果的悲观看法,正是受了这两场大战的影响。特别是日本人和俄国的战争,这还是第一次黄种人战胜白种人的战争。面对俄国毫无招架之力的大清,和取得了陆、海两个战场上对俄全胜战绩的日本,这似乎是根本不必思考的一道选择题。

  不过在取得了对第五师团的围困战绩,和阻挡了第八师团的前进后,笼罩在这些革命军士兵身上的恐日心理开始慢慢散去了。

  那些想要同日本人较量一番,以报甲午之仇,旅顺口被屠同胞之恨的战士,在军中就多了起来。而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然后建设家园的宣传,又让他们看到了能够结束战争的希望。只要把这些日本侵略者赶下海去,战争就可以结束了。

  革命军中虽然有着不少想要富强国家的理想主义者,但是更多的士兵却真的要求不多,他们只想要打倒那个保卫不了自己的满清朝廷,然后建立一个不让外国人肆意在国内横行的新中国就好。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英特纳雄耐尔相比,这些士兵们倒是更喜欢吴川所说的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