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3章 老朱的好朋友们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吃这碗饭,必然是要牢记。”

  朱元璋忍不住沉思。

  看来北平模式不只是造几家工厂那么简单的道理,难怪当初练子宁在应天府模仿北平办工厂失败了。

  听着汉子的话,又是夜校,又是培训社,如此这般下来,哪怕是普通的工匠,技术水平也是一日千里的发展啊。

  朱元璋又忍不住想到了,北平报纸上经常提起的以人为本,看来这个以人为本,不只是工作待遇上。

  像眼前汉子这般的工人,北平有多少呢。

  就如打仗的道理一样。

  北平的工人们多类此汉子,何尝又不是天下第一精锐的军队呢,一点通万世通,朱元璋觉得自己又学到了一点。

  “这座宋代的跨江连海大桥,全长一千六百尺,东西两段,皆石墩石梁,唯独中段是浮桥组织。”

  “浮桥?”朱元璋不太懂,怎么又成修浮桥了,主要他没见过。

  “先民的智慧啊。”

  那汉子满脸的自豪。

  “宋朝正是小王爷所言,我们先民文化和技术最璀璨的年代,本身文明的灿烂,更有宋朝对古人的崇拜。”

  “宋朝甚至把先民中有名的科学家追封起来,可见宋朝之文明程度。”

  朱元璋有些懵。

  说得好好的,怎么又扯到大宋呢。

  他虽然说过要复宋制,可对宋的失败也是痛恨的。

  但是北平的人不同啊,北平的人不知道为何,提起先民都是一脸的自豪。

  不过这样也很好,朱元璋脸上露出笑容。

  那汉子这才解释起来,为何这么惊叹。

  “那是韩江,与大海相连的,往来大船络绎不绝,如果修建了跨江大桥,岂不是阻断了船只。”

  “所以此大宋的跨江大桥,中间段修建为可以开合的浮桥。”

  “浮桥由十八只大木船组成,当大船抵达时,中间段的木船就可以解缆移动,让出河道以通航。”

  如果朱高炽在这里,就会说,其实就是近代西方提出的,所谓开合桥,合时通车,开时走船,对于水陆交通两不妨碍的桥梁修建观点。

  朱元璋第一次听到还有这种跨江大桥,忍不住啧啧称奇。

  “广济桥总共有二十一个大桥墩,立在江面下。”

  “还有就是大宋在福建泉州修建的洛阳桥,长三千六百尺的跨江大桥,光立在江面下的桥墩就有四十八座。”

  “竟然宋朝就能修建这么长的跨江大桥,我大明难道不如大宋?”听到第二座桥梁的长度,朱元璋不满的问道。

  汉子摇了摇头。

  “洛阳桥总长三千六百尺,而泉州洛阳江入海处水流湍急,波涛汹涌,建桥非常不易,更不提如此长度的石桥。”

  “如果在材料上没有突破的话,此桥虽然伟大,但还不足以支持铁道。”

  “难道修不成?”

  朱元璋急了。

  那汉子笑了起来,又开始了得意。

  “能修啊,现在我们有了钢筋水泥技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