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14章 国之重器_1173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气势,李承感觉,它就是真品!

  这是鉴定中很常见的“感觉”!

  器身带有淡淡的铜绿色,鼎身很干净,应该被人“洗过”。

  这很正常。

  在青铜器收藏方面,欧美和国内,走出两条迥然不同的路线。

  国内博物馆和藏家,都喜欢收藏“原汁原味”的青铜器,任其铜绿满身,瘢痕遍布,认为这是“原生美”,铜锈和铜瘢,本身就给铜器形成一种保护膜。

  欧美博物馆和藏家,认为铜绿和铜瘢会继续腐蚀青铜器,因此,他们在拿到一尊青铜器之后,通常都会a23和a3溶液,“清洗”一遍,将满身的铜绿和铜瘢洗干净。

  东洋的青铜藏家,介于两者之间,五六十年代之前,学习欧美清洗青铜器的居多,在此之后,学习国内的“原汁原味”库藏的居多。

  所以,这尊小盂鼎被清洗过,就不难理解。

  再看器型。

  圆鼎,双立耳冲天,折沿,敛口,腹部横向宽大,壁斜外张、微微垂下,近足外底处曲率较小。下承三牛蹄足,足部粗壮,踏地有力。器以云雷纹为地,颈部饰带状饕餮,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足踝部饰一周乳钉。

  啧啧!这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样。

  整个器型,雄伟凝重!

  李承又翻看其它照片,认同马老他们的鉴定结果,西周重鼎,确凿无疑!

  相比且兰夜郎鼎,这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啊!

  看完照片,李承又将两份黑老虎挪过来。

  伸了伸手,很自然地,有人递过来一枚放大镜和手电,拿着就用。

  拓片的技术不是很好,有部分墨色沾染,字迹有点糊。

  他简略扫一遍,两张黑老虎上一共二十行字迹。

  书法体势严谨,结字、章法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端严凝重,雄壮而不失秀美,布局整饬中又见灵动,十分精美,堪称西周前期金文的代表作。

  再看铭文。

  铭文生涩,相当难懂,李承跟着老师学过一段时间的甲骨和钟鼎文,可是眼前这些文字,他不认识的依旧十之八九。

  不过没关系,他看过清代金石大家吴式芬老先生的捃古录捃古录全文,其中,就有吴老对小盂鼎的铭文解读。

  宋金鉴中翰林之后,曾经带着家中大小盂鼎内的两份铭文拓印,拜访吴式芬吴老,求他帮忙解读。因此,吴式芬老爷子,算是国内第一位解读小盂鼎的大师,并将研究成果,录在这两本书中。

  此后的解读者就多了去了,譬如郭沫若、陈梦家、唐兰等等。

  用吴式芬老爷子的解读本,来鉴定铭文的真假,无疑是最合适的。

  李承一边拿着放大镜和手电筒,寻找将对熟悉的文字,一边背诵铭文解,数字数,回忆脑海中拓本的风格,再逐一对应。

  两张黑老虎,李承折腾到天色擦黑。

  他在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