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3章 屏风样画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父亲李朱衣担任过文林郎,学识不错,当地“贡痒”。

  李复堂二十六岁中举,二十九岁因画而显,受康熙皇帝擢拔,“南书房行走”,成为内廷供奉,其宫廷工笔画造诣颇深,为康熙绘工笔花鸟。

  “南书房”这个地方,在字面上看,它是个读书处,事实上当日它是皇城里的皇城,中枢内的中枢。

  康熙九岁登极,当时议政大臣的权力极大。康熙渐长,在除鳌拜以后,为缩小议政大臣的权力,亲理朝政,并“建立南书房于乾清门石阶下,拣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充之”。

  南书房显然是皇帝亲信的秘书班子,智囊团聚会之所,所以,在南书房行走的官员,无定员,也无品级的限制,往往炙手可热。

  此后几年,也许是他人生最高光时刻。

  随即,霉运到来,“以忤大吏罢归”得罪大官被一捋到底,“两革科名一贬官”!

  最后沦落到扬州卖画为生。

  时至此,他已经迈入中年,由工笔花鸟,转攻写意花鸟,与同乡人郑燮郑板桥关系最为密切,故郑板桥有“卖画扬州,与李同老”之说呵呵,两个卖画为生的苦逼。

  若无这段曲折经历,历史上也许就没了扬州八怪之李复堂“昨夜老夫曾大嚼,临风一吐有新诗。”

  好狂!

  李承用裁纸刀小心的割开衬板缝隙上的黑紫色漆面,又用螺丝刀小心撬开这幅衬板。

  哈哈!忍不住一阵大笑!

  赌对了!果然是绢画鹦鹉寿桃图,内容与第四屏封面雕刻,一毛一样!只是,绢画价值更高,底部有款:“臣非老画师”钤印“臣鱓之印”。“非老画师”这一题款,后世颇多争议。

  有理解为自谦,意思“我还年轻,稚嫩”也有理解为自得,“我年轻,画艺尚且如此,你们这帮老……”第三种理解则是出自内心表述,“终老画坛,非我所愿也”。

  这也许是李复堂的一种心机吧,毕竟作为一名年轻的宫廷供奉,相见皇上并不容易。希望这种特立独行的留款,让皇上关注到自己,并非不可能。

  这幅画作,与屏芯等大,典型的样画!

  李承之得意,并不仅仅为了这幅画,而是为了“一套样画”既然第四屏有李复堂绘制的样画,那么其它七屏,应该也有!

  一套八幅!

  尽管不是李复堂鼎盛之作,但这套画,源自宫廷,自带皇家加成,上拍时其价值未必弱于他鼎盛之时的作品!

  单是这一套八幅李复堂工笔花鸟,就足以把今天支付的两百万夕元收回!

  绢面面鲜艳无比,如同新画,这漆封效果,杠杠的!

  不对,赶紧用录像机记录下来,这幅画的绢面簇新,若无记录,九成九可能会被人误以为赝品!李承旋即惊醒!

  “老吴!老吴!”李承从侧室探头喊了两嗓子。

  正在指挥卸货的吴卫忠,很快进来,“东家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