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3章 邮票之珍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多人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抄写在一个笔记本中……手抄本的流行,极大的限制印刷本的销售其次就是倒版的泛滥,正版要十多块,倒版两块一本,经济不富裕的九十年代,那些学生或者年轻人,选择哪一样可想而知。

  说起来,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大多欠汪先生一本诗集!

  李承将最上面一层倒版二手书以及诸如农村天地之类的杂志,整理到一边,查看最下层,那里可能还有漏网之鱼。

  最底层,还真没怎么动过,书籍侧立,彼此压得严严实实,书脊朝上,印有书名、出版社和出版时间,很方便查阅。

  李承的手指在一排书脊上划过,很快挑出三本有些价值的书籍。

  第一本是1964年八月,作家出版社中海编辑所出版的诗集,献给火的年代,作者李瑛,颇有名气的诗人。选中这一本,是看中出版社和出版年代,有些增值价值。第二本是1957年新文艺出版社印制,现当代诗人穆旦先生翻译,普希金的长篇诗歌青铜骑士。选择这本,是因为出版年代和翻译者,穆旦先生是当代著名诗人,他还是金庸先生的堂哥。

  第三本是1980年川中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归来的歌,作者为文学家、诗人艾青。李承非常喜欢艾青诗歌中深沉而忧郁的抒情风格。

  再浏览一遍,没什么看上眼的,三本书中,李承拿起最上面的献给火的年代。

  照例,先看看印制册数,第一版两千册,还不错,算小版本,三十年后的今天,存世量估计不足百分之一。

  再翻翻扉页,有一个颇有力度的钢笔签名“沈括购于1967年5月21日”。这个沈括当然不是宋代的那个沈括,是这本书的原主人。

  再看看封底,有点油污但不影响阅读,通书八五品相。

  手压在页边,哗啦啦翻看页边,查阅是否有脱页和折边现象,翻动的书页突然出现一个轻微的跳页。额,这是夹有书签?

  将书本放在双掌中压了压,不像书签那样硬扎,几无感觉。将书本摊开,慢慢翻动,李承的目光一凝,呵呵,真是……什么运气?

  书页中夹着一枚四方联,简陋印制画面,粗糙的纸张及齿边,却不能掩饰它的“珍邮”属性。

  这枚四方邮,肯定没有蓝邮值钱,但上拍的话,大几万还是没问题的。

  李承将书本一合,三本叠在一起,往摊主面前一放,手一抹,三本书摊开,“老板,几个钱?”

  这一系列动作,看似多余,实则是“购买心理学”的应用他这么一摊开,那摊主只是探头看了看,没再上手,自然也就不会“临时起意拿起来翻翻”,抬头对李承笑笑,“五六,十块,八零后,五块,一共二十五。”

  五六书,就是五六十年代出版书籍。

  李承爽快的支付费用,老板还免费赠送一只塑料袋。

  装好,李承又笑着问道,“老板,你那蛇皮袋中的货色,拿出大家尝尝鲜呗。说实话,你的摊位上东西可选择不多哇。”

  也许是李承买了三本书,也许是被其他几个熟客缠得烦了,这位摊主迟疑片刻后,将身后的一只蛇皮袋拎过来,解开袋口绳索后,抱着蛇皮袋往书摊上倒各色旧书籍。

  其中一本,向李承这边滑落过来封皮卷曲,发黄陈旧,边角多有折损,散发着淡淡的霉味。

  李承一把摁住,顺带着捋平封皮。

  柳湖侠隐,还珠楼主著,津门励力印书局刊印,校对:刘汇臣、潘荣添。

  喔噢,还珠楼主的大作!还是励力印书局老板刘汇臣亲自校对的。

  这种书籍,在香江非常有市场,香江有不少名家是还珠楼主的书迷,最喜欢收藏他的,譬如金庸老爷子和梁羽生老爷子。

  梁老爷子和饶老关系非常好,1944年,饶老曾经在蒙山梁老家中避难一个多月。

  上次和饶老电话,听说梁老身体状况有所好转肝癌,准备回港见诸位老友,手中这本书,倒是一件非常适合的赠送礼物。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