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3章 无奴之争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承大略看完雍城城址之后,两人转道前往雍城陵园。

  雍城陵园为秦国四大陵园之一,目前已经发现四十九座秦陵,其中最大的一座为秦景公陵寝。这座墓室虽然被多次盗掘,考古发掘时找到多达247个盗洞,大件铜器已被盗掘一空,但经过发掘,仍然出土小铜件、金、铁、陶及大件石磬等三千五百多件文物。

  更为珍贵的是,这座墓室中,发现周朝以来,规格等级最早的“黄肠题凑”,对后人研究先秦丧葬礼制,有着重大参考价值。

  “李先生,你……对无奴这一课题,怎么看?”深受父亲影响的祝允平,也是“无奴学派”的拥趸,自然的聊起这一话题。其实,他更想问的是饶真颐老先生对“无奴学派”的看法。

  祝允平常年在西北野外考古,身材清瘦,皮肤黑黝黝的带有一丝血红,戴着一副眼镜,典型知识分子形象。

  无论是饶师还是李承,其实对“无奴学派”并不是很认同。狗狗无奴学派的核心论据为“君主集权”,他们认为,自大禹治水之后,原始部落联盟的“会商议事”被“盟主集权”取代,原始社会就宣告结束,直接进入“封建集权制”社会。

  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夏后启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分封建制。

  启将与夏族有血缘关系的十一支姒姓部落,分封到管控范围内,以管理当地生产和生活秩序。这些管理者,在血缘上与夏朝有宗法关系,在政治上有分封和主从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由此来体现夏朝的君主集权。

  这话很对,但是,“君主集权”和“分封建制”就一定代表“封建社会”么?

  李承更倾向于综合“阶层结构以及阶层占比”“生产资料所有权”再加上“君主集权”和“分封建制”这四个条件,来讨论究竟什么是奴隶社会,什么是封建社会。

  很明显,无奴学派的学者,并不认同阶层结构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对社会结构属性的影响。

  这是理念分歧的最根本点。

  虽然不认同无奴学派,但是对方当面问起,李承总不好意思说你们的观点有问题,我不认同。

  他琢磨了片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祝学长,请问,您对国人暴动中的国人怎么看?”

  祝允平一愣,没明白李承为何这么问。

  “国人暴动”是发生在公元前841年西周都城镐京的一起重大事件。

  史记周本纪对、竹书记年周礼等书,对这件事都有详细记载,大致内容差不多:因不满周厉王的苛政,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周厉王带领亲信逃离镐京,沿渭水河岸,一直逃到彘,并于公元前828年病死在那里。

  他想想后答道,“国人,主要指生活在外廓和内城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