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43章 谋大局者_大唐奴牙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孔攸:“古往今来,宫中政变,向来以兵权为焦点,这又不是什么稀罕之事。只要稍微推敲一二,就能知晓皇帝想要做些什么……不过,范阳那里,即便闹的再大,也不是什么大事,和那里相比,凉州的局势才是关键。只要能够控制住皇帝,再拿到六玺,就等于在源头上控制住了军队,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孙阿应:“可是万一,宫中派去的使,指挥朔方军生起内讧,致使唐军死伤惨重,岂不会折损将士,影响接下来的范阳之战?”

  孔攸摇头道:“宫中的那位清楚,当下叛军在河北虽然连连败退,但是史思明部依旧留存,而且范阳军势也是完整。换言之,河北叛军的主力还在。皇帝在解除主上的兵权之后,还要靠这只大军来压制史思明和范阳叛军。所以,宫中给使的密旨,必定只是褫夺将领的军权,但不可使得军队互戗。不然的话,房琯在长安大败,如果范阳大军再折损无数,凉州城等于再无可用之兵,朝堂危矣。”

  孙阿应:“那朔方军主帅郭子仪足智多谋,万一在兵乱中掌握军权,向宫中投诚,又当如何?”

  孔攸:“当今圣上性多疑,又刚愎自用。自从郭子仪在主上麾下职事,被封为下兵马副元帅之后,宫中的那位,就已经对这位出身寒门的老将起了疑心。倘若想要离间君臣二人,非常简单。所要做的,不过就是伪造几封书信,使得皇帝以为主上与郭子仪早有勾连便可。如此一来,皇帝在褫夺兵权时,必定不会信任郭子仪。”

  孙阿应又问道:“倘若郭子仪事后自证清白,疏远主上,又掀起反对主上的大旗呢?”

  孔攸:“自证清白?谈何容易?在给主上的信中,我写下了几道计策。其中一计,就是杀了使娄全金,将疑案做实。娄全金一死,朔方军上下即便事后向皇帝请罪,也绝对不可能摆脱同谋的嫌疑。其中另一计,就是将那些出身门阀、与宫中勾连的朔方军将领,一一处死。这样一来,出身寒门的郭子仪,与门阀之间就再无和解的余地,也便再无后路可退,主上就可以趁势将朔方军收为己用。”

  孙阿应:“先生,如果只是想让主上收拢朔方军,只需一道圣旨,再调动人事便可,又何苦如此大费周章?”

  孔攸:“阿应,你莫要忘了我刚才的话,主上最大的敌人,不是叛军,也不是皇帝,而是这下千千万万的门阀。就拿这中书省来,其中有四分之三的官员,都是门阀子弟。主上如今即便兼知三公,但如果想要调整三省之中的高官人事,就要顾虑到多方面的影响,无法随心所欲。至于推行政令,下面的官员更是阳奉阴违。更别提,那些门阀世家,如今知晓皇帝被软禁在宫中之后,个个都将主上视为逆贼,在朝中作梗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