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2章 全线反攻_大秦五百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双方商量投降的具体细节,商议完毕后,吕泽亲自把杨喜送到营寨大门。

  两天后,赵佗率领大批士兵来到齐军营垒前。

  手无寸铁的齐兵鱼贯而出,花了一些时间,三万五千齐兵全部出得营寨,在大平地上排队站好,由全副武装的秦兵看守着。

  吕泽、冯无择、郭亭被杨喜带着来到赵佗跟前。

  吕泽心情不算差,因为他安全了,没有性命之忧,回去齐国后,顶多被妹夫责备一下。

  冯无择、郭亭两人,则是垂头丧气。

  吕泽向赵佗恭敬作揖,说道:“败军之将吕泽,见过赵将军!”

  赵佗点头道:“吕将军,你识时务,率军投降,我会按照先前承诺,放你和副将回去。”

  吕泽赶忙说些道谢的话。

  冯无择、郭亭仍然垂头丧气,就这样投降了,在他们眼中是耻辱。

  随后,赵佗进入齐军营垒仔细检查,武器、粮草等物资一应俱全。

  函谷关对面的营寨很大,在数年前项羽联军兵临函谷关时所建造,足以容纳数十万人。

  秦军全面接管营寨,让齐兵集中住在营寨,派兵严加看管。

  赵佗再写好书信,派人去陇山向皇帝报告。

  这天,赵佗再把杨喜叫来。

  “我们出函谷关,将关对面之敌全部肃清,已震慑韩国。这还不够,还得进入韩地袭扰,让韩军疲于奔命,让韩国皇帝和大臣不得安宁,让韩国百姓人心惶惶。这种袭扰战,骑兵最合适,我把全部骑兵交给你指挥,深入韩地一百至两百里。”

  赵佗特别指示,深入韩地是为了袭扰,尽量不要打硬仗,不要攻城池,碰到大股韩军要避开,碰上小股韩军,若有机会就将其消灭。不要太过于深入韩地,确保骑兵有退路。

  在函谷关外一战,秦军五千骑兵,损失两百余人。

  第二天,杨喜带着剩余骑兵,向韩地而去。

  两天后,吕泽、冯无择、郭亭三人三骑,出得营寨,往东而去,吕泽要先去新郑,找张良借点盘缠,或者找张良派少量人马护送,然后再北上赵国,再往东去齐国。

  ————————

  张良和韩成,都是带着郁闷的心情,从赵国返回新郑。

  陇西战事不利,张良心如急焚。

  丞相府家中吃饭时,张夫人见张良心情不好,安慰道:“良人为何愁眉不展?”

  联军粮草被断,消息严格封锁,尤其是实行商君之法的韩国,封锁得更为严密,张夫人还不知晓。

  张良只吃了一点点,就吃不下了,放下碗筷。

  “哎!还不是为了国事、为除暴秦!”

  “良人为韩国、为除暴秦,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无论结果如何,都对得起朝廷,对得起张家列祖列宗!”

  儿子张不疑道:“孩儿长大后,要为父亲分忧!”

  张良摸摸儿子脑袋,儿子逐渐长大,他这个做父亲的总算有些欣慰。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