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零四章 有些厚此薄彼哦!_从荒野到殿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到那些依然在埋头苦读跟抄录的学者教授,自然也是纷纷打招呼问好。对他的归来,这些学者教授也觉得蛮高兴。

  随着刘耀祖贡献出自己的藏书,首批抄录的史学典籍开始流传各学院。单单‘永乐大典’全集册的出现,就令整个史学界为之震惊,很多史学专家都倍感意外。

  当有人提出质疑,表示永乐大典全集册已然遗失时,几位史学方面的专家很快道:“这是早年史学刘家的藏书!除永乐大典全集册外,后续还会有诸多史学文献公布出来。”

  得知这些资料,竟然出自几十年前被毁的‘史学刘家’,那些质疑者很快闭嘴。了解刘家历史的人都清楚,刘家最后一代家主,在帝都便有‘爱书如命’之称。

  知晓刘家的人都知道,刘家早年并无什么积财。可论储藏的书籍,尤其是史学相关的文献典籍,不说全国甚至全世界,刘家说第二,恐怕没人敢说第一。

  渐渐的,很多喜爱史学的人,开始对‘史学刘家’进行询问。按照他们所知的消息,在那场动荡中,刘家跟那些书籍,不是都被付之于一场大火吗?

  现在上面公布的这些史学资料,是找到了刘家隐藏的宝库?还是刘家有人幸存呢?

  面对各方探寻打听,最终还是组织这次抄录的官方,很快给出回复道:“刘家当年蒙难,唯一继承人幸免于难。隐居山野多年,而今其后代将这些家族珍藏典籍贡献出来。

  关于刘家的事情,各方不要过多打听。所有文献资料,经过专家学者讨论分析,确认都是正本无疑。对于这些史学财富,各方也要倍加珍惜,为史学研究多做一些贡献。”

  从官方发出的通告也能听出,关于刘家的一些事情,官方也不希望太多人知道。唯一知情的这些人,或许唯有身处靠山屯,这些早年跟刘耀祖爷爷有师生情的人。

  而他们抵达靠山屯不久,刘耀祖就有拜托过他们,不要将爷爷还有靠山屯的消息告知太多人。如若消息传开,小小的靠山屯,怕是再无宁静了。

  谷/span面对刘耀祖的抵触,也有人不解道:“阿祖,既然你想过清静的生活,那为何又要搞这个雪村旅游开发呢?要是这事传出去,对村子不是更有好处吗?”

  “话是没错!而且我的做法,听上去确实有些自相矛盾。但我希望,凡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非一下推到风口浪尖,那种出名也不是我所想要的。

  游客来村子玩跟赏雪,更多也是冲着我来的。他们对我隐藏的身份并不清楚,只认为我是一个视频博主。而屯子,也就千千万万普通屯子中的一员,没啥稀奇的。

  真要引来官方大量媒体跟记者的到来,你们觉得屯子还会像现在这样平静吗?不是什么人,都喜欢出现在聚光灯下。现在这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