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2章 廷推阁臣(下)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2章廷推阁臣(下)

  廷推虽然是朝廷典制中的铨选制度,但是本质上来说,它只是朝臣在向皇帝举荐他们认为符合要求的官员。

  只是举荐和建议,并非最后的决策。

  自从太祖皇帝废中书,罢宰相之后。

  朝廷一应事务,无论大小,决策权都被收归到了天子的手中,官员任免自然也是如此。

  不论是吏部的铨选,还是廷推大臣,都是代天子选拔而已,本质上是没有决策权的。

  毕竟,天子日理万机,哪有工夫一一考核官吏。

  就像这次,若是没有廷推,那皇帝就需要在上百号有基本入阁资格的京官和地方官当中,选出三人中选。

  朝廷每天要流转那么多的官吏,全靠皇帝来选,这种工作量,太祖都干不来……

  因此,就需要吏部或朝臣们来推选,前者是铨选,后者就是所谓的廷推。

  但是无论是吏部选官,还是廷推,或是臣下举荐,最终的决策权始终在皇帝手中。

  这一点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皇帝有权驳回廷推的结果,这在大明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廷推并不是呈上最终一个人选,而是至少推举出两名,由皇帝最终选定中选之人。

  如果推选出的候选人,皇帝都不满意,也可以下令重新廷推,或者干脆搁置不选,这在之前都是曾有先例的。

  当然,一般来说,天子还是会给吏部面子的。

  这主要是因为,廷推与否,本身就取决于天子的意思。

  廷推是为了铨选三品以上的大员,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三品大员,都要经过廷推。

  多数情况下,皇帝如果属意某一官员,只要他符合基本条件,直接任命即可。

  刚刚被判斩刑的前工部尚书石璞,就是典型的,被皇帝直接拔擢任命的官员。

  廷推一般来说,只会在皇帝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吏部才会承旨进行。

  这个顺序很重要,廷推是承天子旨意而为。

  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三品大员铨选程序,并不是直接廷推,而是由吏部上呈空缺名单,皇帝如果有简在帝心之人,就直接任命。

  如果没有,就下令廷推,廷推结果,如果皇帝还不满意,就干脆不选。

  老天官将长长的名单读完之后,底下顿时兴起一阵议论之声。

  这种涉及到朝廷重臣的流转之事,消息都传的飞快,早在廷推举行之前,朝臣们便大致获悉了名单的人选。

  这也是他们奇怪的原因。

  因为,在之前传出来的名单当中,可没有工部侍郎张敏这个人。

  这位老大人,自从最近匠户改制搞得风风火火的,据说已经接近了尾声。

  恰逢这个时候,工部尚书石璞出了事。

  很多老大人都在猜测,张敏的下一步,是接任工部尚书,却不曾想,他竟出现在了内阁的候选名单当中。

  要是这样的话,那工部尚书的位置,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