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02章 通往战争之路(二)_哈利波特之晨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占据了不少产粮地。

  这两种经济作物,一种是为织物染色的靛蓝,另一种则是能开出美丽花朵的“药物”,它有镇痛的功效。

  每一年孟加拉的员工都要给总部送去总金额超过200万英镑的礼物,这些礼物一部分会被送给总部员工、董事,一部分则会落入“相关人士”的口袋。

  此时的东印度公司财政已经是漏洞百出了,下边跑腿的人加速捞好处,上面控股的人要高分红。也正是因为东印度公司的高收益和高分红,才让那两位东印度公司大股东开的银行吸引了那么多人贷款,相信他们发行的纸币真的是“钱”。

  1769年的大旱灾本来还不至于饿死那么多人,但就像爱尔兰饥荒爆发时一样,不论当地发生了什么,地租、税收一分都不能少拿,甚至孟加拉饥荒时收到的税收比平时还要多一些。

  假设平日是天穹无故高三尺,这时就高了九尺,毕竟吃饱喝足的士兵可以轻而易举推倒饿得皮包骨头的农民,接着抢走他们所有的一切。

  就是明抢,都不带一点遮掩的,毕竟那里远离文明世界,维持老爷们在伦敦尊贵体面的生活比卑微的农民们的性命更重要,而东印度公司所谓的赈灾措施就是给3000万人9000英镑。

  理论上人口是会恢复的,农民总是会不断再生,可是1770年的大雨虽然暂时缓解了旱情,瘟疫又来了。有一位土邦的王子,他本来占有大量土地,但土地因为旱灾绝收,农民都饿死了,在缴纳了“必须缴纳”的税金后,他要给父亲下葬,也只能将家里所有的金属都熔炼了,之后他走投无路,向东印度公司申请了贷款,这笔高利贷让这位年轻的王子十几年后变成了了囚犯,被囚禁在自己的宫殿里,毕竟他的土地又不出产钻石——要真出产也糟糕了。

  如果这个消息传回了英伦,那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1771年上调分红就像是打强心剂,那些平日里派发的礼物这时派上用场了。在这些人的默许之下,东印度公司的分红从7%升到了12.5%,这种高额分红很快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的追捧。

  而为了维持这种高额分红,不至于陷入“庞氏骗局”,东印度公司就需要不断开辟新的业务。

  不过那很累,而且见效慢,相比之下他们更倾向于利用东印度公司获取的特权,侵占北美的茶叶市场。

  除此之外,他们还在1773年在澳门设立了货栈,专门用来码放那些能镇痛的“药物”。又过了几十年后,到了1839年,这些“药物”被一个叫林则徐的官员在虎门销毁了,他有一个叫林雨化的同乡,在1780年福建发生大旱时,当地布政使居然在荒年设置常平仓。如果这事真的被布政使干成了,福建就是另一个孟加拉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