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4章 守住边境_哈利波特之晨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气愤得捶了一下他的胸膛,因为手感太好又忍不住捶了一下,他的嘴角又有了笑意。

  “BBC在做古今伟大哲学家调查,你最喜欢的哲学家是谁?”

  “当然是尼采!”波莫娜毫不犹豫得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多么富有哲学。”

  “但是他发了疯并且还爱上了自己的妹妹。”他学着昨天在电影里看到的台词说。

  讨论电影本来是个轻松的话题,不过后天那部电影给她的感觉太沉重,尤其是她买的那本书上也提及了研究团队在冰芯中找到了气候异常的证据。

  那本书现在就在厨房的准备桌上摊开了放着,显然西弗勒斯也读了,他总是会读那些枯燥乏味,让人“致郁”的书。

  好莱坞电影喜欢讲究大场面和视觉冲击,英国人则绅士内敛,就像灰暗的天空,心情常年笼罩深灰色中。尼采曾经说过,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一个受苦的人,如果悲观了,就没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也没有了与苦难抗争的力量,结果是他将受到更大的苦。这就是波莫娜时刻保持乐观的原因,她需要面对现实的勇气和与苦难抗争的力量。

  波莫娜用餐叉戳中了一根香肠,然后自己咬了一口,将剩下的香肠放在魔药教授的面前:“这是最后一根了,好好享受吧。”

  酷毙了的斯莱特林食死徒脸一下子拉得老长。

  后天的电影里,一个布鲁克林的黑人流浪汉养了一只边境牧羊犬,他在逃入图书馆之前偷了一袋热狗,当纽约被海啸席卷之前,他把最后的一根火腿肠喂给了那只小狗,流浪汉说的台词就跟她刚才说得一模一样。

  当那艘俄罗斯轮船驶进街道的时候,它还叫了两声预警,然而在电影结束的时候那只狗不见了,它最好的结局是自己跑了,最糟糕的结局是被饥饿的人吃掉了,那个流浪汉那么爱那条狗,他肯定吃不下它的肉。

  如果有狗,当狼来的时候它能够预警,那个有钱人家的孩子就不用被咬伤了,假如那只咬他的狼有狂犬病,那个年轻人就死定了。

  图书馆的绝大多数人选择离开的原因是可以理解的,城市里的食物是从郊区运进来的,在那种大灾难的情况下肯定不会再有卡车运食物进来,如果大家留在图书馆里也会面临食物短缺的问题,不想人吃人、以那种丧失人性的方式活下去就离开。

  留在图书馆的人到后来也没有食物了,即便明知道狼就在后面追,那三个年轻人还是要带走罐头和药品,强渡墨西哥国境的难民也不见得真的得救了,美国是世界粮食出口第一大国,那场天灾后北美不再适合种粮,墨西哥本土的粮食产量不高,除非把雨林给烧了,不然没有那么多土地种植粮食给人吃。

  聪明的做法是种植中国的杂交水稻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