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一章 必有余庆_聊斋之问道长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不利,还是先问问他,看看能不能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吧。”玄阳子面露凝重,对待妖邪,就算明知道对方实力不济,也仍旧不能马虎大意。

  妖邪擅长左道之术,不真正对上,永远都无法理解妖邪的难缠。

  来到客房,他们很快就见到了那个书生。

  看对方的装束,应该同样是参加了这次乡试的生员。

  书生在看到玄阳子的那一刻,顿时眼前一亮,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一般,激动的说道:“道长,您终于回来了。”

  “原来是你啊,你娘近来可好?”玄阳子问道。

  这个书生,他是认识的,准确来说,是认识他娘。

  书生家住杭州城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他娘不信佛教,信奉的乃是外人很少问津的道教,用对方的话来讲,道教,乃是雁北的本土文化,同样博大精深,心诚自然灵,以前时常上玉虚观来祈福,不过,近些年,那老妇人的年岁大了,仅有几次上山,还都是在书生的陪同下才来的。

  正是因此,玄阳子才与之有了几面之缘。

  提及母亲,书生原本热络的目光,顿时充满了悲切,一切都只是发生在一瞬间,玄阳子立即意识到自己可能是说错话了。

  果不其然,只听书生落寞的说道:“在年初的时候,我娘她就去世了,她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亲眼看到我光耀门楣,娶妻生子,不过,好在没有让她失望,这次乡试,也算初具成效。”

  “节哀顺变吧,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你娘乃是阴德深厚之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玄阳子安慰道。

  他这番话,倒不是信口胡说,他乃是切实的算过那老妇人命理的。

  所谓阴德,是指一心向善,做好事不宣扬,不贪图名利。

  尽心做善,不图虚名,这是最可贵的。

  而阳德则是好比有些人,做了好事是为了博得一个好名声,让大家都知道,你看我多好,我做了多少多少好事,这就叫阳德。

  只不过,阳德叫做福德,而阴德却叫做功德。

  福德享完就没了,而功德却具有无穷的能量,就像一滴水溶入大海,永不干涸。功德强大之人,德荫子孙,后世子孙都能沾光。

  功德一说,玄之又玄,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数之不尽的好处。

  书生道了声谢,但仍旧没有走出悲伤。

  “还是先说说你的遭遇吧。”玄阳子询问道。

  书生点点头,开始讲述自己的遭遇。

  “在乡试放榜之后,我就迫不及待的离开了,我要在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让我娘知道。”

  “可是,就在我刚离开杭州城不久之后,在路上遇到了一个绝美的女子。”

  “据她所言,她乃是邻城一个富户的千金,随父亲来杭州经商,只是天有不测风云,在途中不幸遇到了匪徒,父亲与下人为了掩护她,都不幸遇难了,只有她一个人侥幸逃了出来。”

  “她的这番话,可谓是疑点重重,只是一瞬间,我就猜到了她在说谎,刚开始我没有想通,我只是一个一穷二白的穷书生,又有什么值得贪图的呢。”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