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五二章 真朋友_最春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是发小。

  又过了两三年,机会终于来了。秦珏找到了他。

  那次五城兵马司到清虚观抓人,发现是“土匪”,最后西山大营的人前来剿匪,邹尚虽然并不知道,那次他们剿的匪患其实就是赵宥,但是那一役,他脱颖而出,补了四品武将的缺儿,又因他出身勋贵,很快便离开西山大营,进了锦衣卫。

  在锦前卫的这几年,虽然陈春和郎士文斗得像乌眼鸡似的,可他独善其身,没有受到影响。待到郎士文出京办差,便由他暂代指挥使一职。

  他今年二十八岁了,再也不是当年的毛头小子。他和秦珏从小就不是好朋友,但是他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秦珏,他会像他的叔伯们一样,做为家里的次子,至今还在等着月例过日子。

  十一岁时,秦珏扒了他的衣裳,他这才进了西山大营,后来秦珏让他主动请缨到清虚观剿匪,他这才进了锦衣卫。

  现在秦珏又给他指了一条明路,他知道他离正式出任锦衣卫指挥使,只差一步了。

  他们清平侯府远离朝堂太久了,久到几乎被皇帝忘记了。

  让他代任指挥使时,皇帝甚至说了一句“原来清平侯是姓邹啊”......

  他虽然只是次子,但也是邹家人,他能立起来,清平侯府至少还能再混吃混喝两代人。否则就算是还有封号,自己也把自己饿死了。

  此时此刻,他看着诏狱里已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柳村,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这样多好,既能还了秦珏的人情,自己也能捞到好处,做朋友就应该这样,这才是朋友相处的最佳状态。一起吃吃喝喝,嘴上你好我好,那都是虚的。

  柳村是个文人,可是倒也是个硬骨头。直到现在只把那个早已在潭柘寺外淹死的路白云供了出来,至于他背后的人,却是一个字也不肯说。

  这时一个锦衣卫匆匆进来:“大人,您家里来了个小厮,说您家里的兄弟有话带过来。”

  邹尚眉头微动,他家里那个大哥,一向都是早饭午饭都在床上吃,这会儿八成还在床上歪着,来送信的......应是秦珏的人。

  他信步走出去,便见到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厮站在太阳地里,长得俏生生的,比女子还要漂亮。

  小厮给他行了礼,把一本书双手捧上:“邹大人,这是我家公子上回借您的书,让小的给您送回来。”

  邹尚颔首,从怀里掏了块碎银子赏了他,小厮一溜烟儿地跑了。

  邹尚回到他办公的屋里,把那本书翻了翻,里面果然夹着张字条,看不出笔迹,用提是最千篇一律的馆阁体。

  纸条上提醒他,查查柳村和江南冯家有没有关系。

  冯家?

  做为锦衣卫,邹尚对江南各大世家都有了解。冯家前几代出过进士,也算是书香门第,可是最近几十年,一个进士也没有,反而经商赚得杯满钵溢,把生意从江南做到了陕西,陕西最大的商号就是冯家的。

  当然,冯家能在陕西做生意,和瑞王府是分不开的。

  瑞王妃虞氏的娘家,和冯家是姻亲。

  邹尚的眼前豁然开朗。

  皇帝勒令瑞王父子三月初一前返京,据锦衣卫的探子刚刚传回的消息,瑞王父子于几日前离开平凉,现在正在路上。

  加之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王会笙的案子,明眼人都知道瑞王父子此次归京凶多吉少,若是能把潭柘寺的案子,和瑞王联系起来......

  那么瑞王父子就不是私通朝臣的罪过了,这是意图谋反。

  这是大案,顶大的大案,只要他把这案子办成了,即使郎士文出人意料地回来了,也是大局已定。

  他叫来了两名心腹:“去,好好查一查,柳村和江南的冯家有什么关系。”

  两名心腹转身出去,又有人进来:“大人,那两个御史肯招了!”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