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5章 我想成立个外交部_明扬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威胁大秦稳定的最重要因素。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先详细弄清楚问题的内因何在;

  游牧民族为什么总是南侵,难道是只因为生性残暴野蛮?或者是相对残酷的生存环境所迫?不弄清楚这些内因。就没法找出治本之策。

  蒙轲纠集了七个部族举行盛大“秋猎”,此举只是解决了短期辽东稳定的问题。这七个部族在跟随大秦征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获得很多好处,会因此逐渐强大起来,一但他们强大到一定的程度,本身就会成为大秦最大的威胁,所以,蒙轲此举并不是解决北疆的治本之策。

  这天,秦牧再次把司马安、李源、杨慎招到养心殿,一起商议。

  杨慎侃侃而谈道:“臣总结了一下,在臣看来,游牧民族南下掠夺,无外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他们生存环境相对恶劣,不利于农耕,受气候影响极大,水草不丰的年份,则牛羊大量死亡,若是遇上严重的干旱或雪灾,牲口一次死亡过半是常有的事。这迫使他们部分人不得不通过向外掠夺手段来解决生存问题。

  其二,游牧民族出产皆是马牛羊驼此类牲口。由于各个游牧部族所出产基本相同,无非都是马牛羊驼,他们没有内部交易的必要,也无法从内部交易中获得紧缺的生活物资。

  他们不象中原的农耕百姓一样,各种物资可以自给自足。他们却必须严重依靠对外的交易。比如米谷、茶、盐、铁以及其他生活必须品,他们皆无出产或者难以自足,只能通过对外交易或掠夺来获得。

  其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但一直被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在水草肥美的年份,牧民必须向中原大量销售他们的牲口以皮毛制品。

  农耕社会主要的财富是土地和粮食,此类财富保值力强。游牧民族主要的财富是马牛羊这些动物,动物在恶年会大量死亡,丰年则因过剩而严重贬值;

  所以,凡在草原牲畜繁衍丰年,他们必须向中原倾销。一但此时与中原的交易被阻断,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发动战争。

  臣仔细查过汉唐时期的史料,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凡匈奴和突厥发动大规模南侵时,国内都无饥馑现象,反而在九次因饥荒而退兵求和。不过,如因人口增加或灾害开始饥馑,草原边缘的小股游牧民被迫铤而走险,侵袭边境的现象是有的,但此类侵袭规模通常不大,史书少有记载。

  相反,匈奴每次大规模南侵,都是在其丰年之时。臣细究其因,觉得最大的可能就是出在贸易上,游牧民族一遇丰年,牲口严重贬值,加上中原商人乘机压价,其实际收获甚至不比荒年多几何,遭受了严重的贸易盘剥,而此时又恰恰是他们人壮马肥之时,是以发生大规模南侵往往是在这样的年份。”

  杨慎这番话,让秦牧大为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