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8章 小心通货膨胀_明扬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以吨论的黄金,一船船的白银,这些财富不好好规划一下,所导致的后果乃是弊大于利。

  有钱了怎么花,这还真是个问题啊?

  如果是通过官府购买国内商品的方式花出去,一方面能拉动国内的生产规模,另一方面肯定也会拉高国家的物价,对于工商业主有利,对普通的老百姓不利。

  打个比方,本来一匹布是五角钱,官府大量采购后,变成六角甚至七角,生产布匹的人受益了,但消费布匹的普通老百姓却是受累了。

  那么花多少钱,两者之间如何平衡,这就需要一个比较精确的计算了。如果通涨率比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高,那肯定就要问题了。

  针对这些问题,早朝之后,秦牧又把内阁大臣和户部官员招到华盖殿商议,连午饭都是在华盖殿与大臣草草用的。

  在这方面,要完善的机制很多,不是一天能商议出一个完美的方案的。

  到下午,会议暂告一段落,秦牧走出华盖殿,韩赞周就喜色满脸的小跑上来,远远喊道:“陛下,陛下,成了,纺纱机改进成功了”

  “果真?”秦牧不禁停下脚步。

  “陛下真是慧眼识英才,那个造木狗的黄胜,果然把纺纱机改进了,陛下,奴婢怎么敢逛陛下”

  “快说,现在的纺纱机一次能纺多少锭纱?”

  “回陛下,整整三十六锭,陛下,据黄胜说,只要再改进,还有可能纺更多。”

  “三十六锭?”秦牧也不禁脸露喜色。

  一般人或许不知道,其实纺纱比织布更花时间,现在纺纱机,一次通常一能纺一绽纱,人们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纺纱上。

  现在大秦百业蓬勃发展,偏偏劳动力很缺乏,如果能解决纺纱的问题,将能给大秦节省大量的劳动力。

  秦牧一早就让人对纺织机加以改进,甚至发出了悬赏,可惜这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取得重大突破。

  而秦牧本人又不知道珍妮纺纱机到底是什么样子,这东西在后世早以退出应用,真正知道它的样子的人不多,秦牧就是只闻其名,不知其形的那种人。

  “快带朕去看看。”

  “是,陛下。”

  秦牧撇开政事,随韩赞周来到内监研发司。这里在明代是南京行人司官署,位于午门外西侧,大秦精简了不少中央机构,象行人司就在裁撤之列;

  这栋空出来的大院落如今成了内监研发司的科研场所,汇聚了近两百七十多名顶尖的人才,专门进行各种各样的研究。

  黄胜是苏州吴县人,二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家里人让他专心读书,他生性却是喜欢摆弄些“奇技yin巧”,上次那只会叫的木狗,让秦牧大为震惊,感觉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人才,便让韩赞周派人去把他找来,没想到经过两个多月时间,他真的成功改进了纺纱机。

  研发司里的人跪倒了一地,秦牧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