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百零六章 天理人欲_幽冥通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能这么叫他的人也不多,就算是空云道长这样的老前辈见了他,也是要叫一声“左掌门”的,而在……大概是在一三年以后,很多行当里的小辈提到这家伙,言语间往往称之为“尸道宗”,鉴于他还有很多不同的称号,为了防止出现拎不清的状况,我还是直呼其名吧。

  左有道对“道”的理解,一半来自于他从小到大的各种离奇经历,另一半,则来自那个将我送上旅途的盖栋。他说,早年的经历让他见识了人心的复杂,而盖栋则告诉他什么是人心,左有道在有所感悟之后,将人心和道混而唯一,总结出了四个字“天理人欲”。

  天理既人欲,人的欲望,就是天理所在。

  左有道说,第一个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并不是他,而是明朝年代的一位圣贤,名王守仁,不过后来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左有道的这种说法也是有待商榷的。

  不过在左有道的道学理论中,真正让我震惊的不是“天理人欲”这四个字,而是他对这四个字的解释。

  追求无心、不欲,包括佛家人追求的“空”,说白了,本身就是一种欲望,只要追求,只要心中想要得到,就是欲望。

  只要人活着,就必然会有欲望,也只有活着的人,才能追求那遥不可及的道。

  可道的最终境界,就是空,就是无,可人在达到了空和无的境界以后,真的就没有欲了吗?

  想要成为一个高尚无私的人,算不算是一种欲望?要想普度众生,算不算是一种欲望?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算不算是一种极端的欲望?

  左有道说,人欲不再,天理无存,如果天理就是道,天理都没了,道又在哪呢?

  他自己也承认,即便你心中认定了道是什么,也无法确定道究竟在哪里,这是一个根本无法解释的哲学问题,也不用去解释,只要记住,但凡是欲,就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善恶之分。

  美之为美,斯恶也;善之为善,斯不善也。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善、恶,也不是绝对的,只有欲望是绝对的。

  在左有道看来,一旦论及所谓的道,就必须从尘世中脱离出来,忘记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现实,只用心念悟道。心中充斥着恶,只有欲望,无法悟道,心中充斥着善,也可能是一己之善,也许能顿悟,也许一辈子都无法摸到悟道的门径。

  他说,这所谓的道,似乎是这个世界运转的终极规律,但这套规律的本身,就是没有规律,它无处不在,却又从未出现过。

  我记得第一次和左有道论道的时候,左有道曾用力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又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道在心中。

  他说,本心不灭,就是善,丢了本心,便是恶。

  从本心中衍生出的欲望,才能应对道中的理,如果欲望来自于本心之外,那这样的欲望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