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章 家学渊源_幽冥通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候没用,完全看运气。

  仉家的术法传承来自东汉时期的五斗米道,我不知道第一代天师张道陵身上有没有煞气,但仉家传下来的术,却都是需要用煞气来催动的。

  三爷对此的解释是,因为仉家身上炁场和常人差异比较大,五斗米道的术法沿袭至今,也许是先人们为了让这些术法更容易被施展出来,而改变了催动方式。

  但他也说,这样的说法只是仉家后人的推测,并没有依据。

  在这一月里,我除了要掌握三吊钱的手艺和三爷罗列出来的这些术法以外,还要学会“识香辨古”。

  所谓识香辨古,其实就是用大量药物重塑我的嗅觉和味觉,让我能通过味道来辨别古物的制造年代和出土年代。

  起初我一直认为这是件很扯的事,我不相信,靠着鼻子和舌头就能判断出古董出土的年代。

  可即便我说出了心里的想法,七爷依然每天用药棉擦拭我的鼻腔,用药汤泡我的舌头。

  就这么被他折腾了半个多月,当他又一次将八卦钱放在我鼻子前的时候,我竟然闻到了一股类似于茉莉花的清香味。

  在这之后,我又闻了大量的古董,发现越是年代久远的东西,上面的香味就越重,而除了这股香味,大部分古物上又带着一股很淡的腥臊味。

  七爷告诉我,那股淡淡的腥臊就来自于掩埋古物的土壤,古物出土的年代越早,上面的腥臊就越淡。

  同时他也告诉我,不管是三吊钱的手艺还是识香辨古的技艺,都是从东汉末年传入我们仉家的。

  在那个年代,仉家是为曹魏集团服务的,也正是那个时期,曹操设立了两个非常有名的官衔: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

  其实这两个官衔的发明者不是曹操,而是陈琳。

  陈琳最早是袁绍的幕僚,在袁绍讨伐曹操的时候,他曾写过一篇讨文,说曹操“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这原本是骂人的话,后来曹操干倒了袁绍,怜惜陈琳的才华,于是又将陈琳纳到了自己的麾下,而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这两个官衔,也被曹操沿用了下来。

  当初曹操之所以专门设立盗墓的官职,说白了就是因为穷啊,靠一人之财,养不起天下兵马,于是就盯上了汉朝皇室的古墓,从古墓中盗敛财物,以充军饷。

  而仉家的秋字脉,又是专门负责钱粮流运的,所以七爷推测,历史上的第一任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极可能就是由老仉家的先祖担任的。

  可仉家的家训中明确说过,在东汉末年之前,仉家并没有盗墓手艺的传承,所以,关于三吊钱和识香辨古这两门手艺是如何流入仉家的,至今也没有明确的论断。

  不过七爷说,在东汉之前,行当里已经存在不少盗家门阀,虽说在那个年代,盗门的名声很差,可曹操并不是一个守旧的人,他懂得“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道理,加上人脉够广,手眼通天,既然他能请仉家出山,自然也有可能从盗门中吸纳人才。

  我们老仉家的盗墓手艺,极有可能就是从盗门世家流传过来的。

  像湖北的盗门世家——卢家,就有一手隔空取物的绝活,和我们仉家的三吊钱几乎同出一辙。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