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770 饥饿的人民共和国 一还有月票吗?_铁血大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在30年前的今天,印度gcd中央委员会通guò了一项改变了世界革命和印度抗华战争进程的重要决议――《关于在印度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始农村公社化运动的落干意见》。所以对全世界劳动者和全体印度人民来说,这一天都是值得庆祝的。因为当时的印度gcd和印度人民,在中帝国主义发动的惨绝人寰的粮食战面前,没有选择妥协和屈服,而是勇敢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而且还在战胜三年粮食困难时期的过程中,找到了一条改造印度农村,使之迅速摆脱贫困落后局面的农村社会主义化的康庄大道!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感谢南京城内那位帝国主义中国的总头头常瑞青和他的顾问们,如果不是他们想出了利用恶毒的粮食战来迫使我们投降,我们印度gcd和印度人民也不会那么早的开始农村公社化运动。我们印度也不可能那么早的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在苏联全境沦陷后接过领导世界革命的重担,成为全世界劳动者新的希望所在。

  当然,这项改造印度农村的运动在我们失去孟加拉和旁遮普两大粮仓之前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如果没有中帝国主义的粮食战,我们早晚也会发起这项运动的。因为印度农村当时所实行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从本质上讲仍然属于封建小农经济。因此印度农业生产的效率并不是太高,远远比不上苏联的集体农庄。甚至比美国的资本主义农场也相差甚远。所以到了1935年,这种落后的小农经济已经无法满足战时印度的需求了!

  不过在中帝国主义发起粮食战之前,印度的粮食缺口并不大。完全可以通guò节约和合理利用粮食来克服的。但是作为一个全世界耕地面积最大的农业国(印度不承认远东、南洋、中亚、蒙古、西藏、三疆等地区归属中国,因此在印度农业人民委员部的统计资料中,中国的耕地面积没有印度大)竟然没有办法解决亿人民的吃饭问题,这已经足以证明小农经济是一种多么落后的农业生产模式了。所以在1934年底,当1934年度粮食征购计划没有完成的时候,印g中央已经在考虑对印度农业进行社会主义化改造了。而中帝国主义所采取的粮食战正好给了我们这样的契机。”――以上摘自乍里亚同志的回忆录《写在第二次世界革命之前》(又名《世界革命失败的开始》)。

  1935年9月底,就在印度次大陆上的交战双方正在调配兵力准备新一轮生死较量的同时。在印度粮仓旁遮普地区还没有沦陷的时候,饥饿却已经悄悄降临到生活在幸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印度人民的头上了。

  虽然9月份的南亚天气依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