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四章 船王到港 (求月票!)_我要做港岛豪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吴光耀总有一种挂念。

  在心里,已经把港岛作为了自己的大本营,自己的根基。

  .......

  港岛启德机场

  春寒料峭,阴雨绵绵!

  包船王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缓缓走下飞机,感受着这里的一切!

  很熟悉,但是又很陌生!

  天气很熟悉,这里的天气就如同沪上一般,南方的春天笼罩着潮湿的雾气,寒冷袭来。

  这种潮湿的冷,比起北方干燥的冷更让人难受!

  环境很陌生,这就是香港?这就是能够让逃避战乱的人,栖息的地方?

  虽然同为商业、金融业发达的地方,但是沪上就是要比港岛显得繁华,连街道也比港岛干净!

  包船王有种被流放的感觉!

  在沪上,自己虽然不是什么银行家,却也是堂堂沪上银行的副总经理,是个有头有脸的人。

  如今来到港岛,有种灰头土脸的感觉!

  ‘摩罗叉’(印度士兵)指挥着从飞机走下来的人群排成队伍,领取移民护照。

  这些护照都是英吉利的一个机构颁发的,说白了就是殖民地身份证!

  现代人觉得可能是一种侮辱,但是在这个时代嘛,呵呵,请看下面。

  当领取到移民护照的时候,包船王双手激动的挥舞。

  太简单了,过程也太顺利了!

  从飞机下来的人,很多都是显赫一时的高官、豪商,还有艺人。

  他们纷纷激动的拿着手上的护照,脸色的喜悦表情无以言表。

  太顺利了!太简单了!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如此一来,大家就是名正言顺的港岛人了!

  但是,他们高兴的太早了,虽然成为港岛人很容易。

  但是接下来,融入这个圈子,远比想象的难!

  得付出昂贵的代价,才能融入这个圈子!

  首先就是住房的问题,此时港岛住房严重紧张。

  如果能找到一处地方居住,哪怕是一家人挤在一起,那也是幸运的!

  很多人只能睡在街上、楼梯里、走廊里,有的则搭一些简陋的临时房屋,任凭台风暴雨的吹打,还面临着火灾的威胁。

  虽然港府面对越来越贵的房租,制定了政策,三令五申的控制租金,但是房屋的租赁也从台前走向了台底。

  暗地里,业主收取租户的‘顶手费’,且是价高者得,这种你情我愿的事情,政府也管不了。

  一套三间房1200英呎(110平)的住宅,要上万港元的‘顶手费’。

  想想租房的价格,被炒的有多高!

  想当初,吴光耀买一栋唐楼也才4万多港币。

  你以为租了房子,就安稳下来了吗?

  如果说,吴光耀47年来港岛的时候,社会环境还很单纯!

  那么,现在港岛的社会环境,开始变得复杂起来,溃兵、帮子、特务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

  成千上万的溃兵聚集在山上,每日无所事事,等待着政府的救济。

  他们形成了14K、新义安等帮派。

  而很多商人坐吃山空,再加上帮派的嚯嚯,最后家破人亡。

  当然机遇同样也很多,作为与大陆连接的纽带,后世港岛产生了多少富豪。

  就是在世界上,港岛的富豪,也是鼎鼎有名!

  八十年代,《纽约时报》评出世界七大船王,港岛就占据了两位,包船王与董船王。

  自己这次从美利坚购买的两艘3000吨货轮,让吴光耀已经成为港岛华人船运行业的。

  包船王1955年才四处凑到钱,买了一艘千吨28年龄的老式燃煤货轮;

  赵船王去年冬天才来港岛,只有一艘“维多利亚之星”货船。

  只有董船王和许船王超出吴光耀甚多!

  董船王已经有三艘万吨货轮及几艘千吨货船,但是他有一劫,1950年被美利坚扣下两艘万吨货船,公司差点面临财务破产。

  许老船王目前已经在港岛发展了三年,拥有多艘货轮。航行于湛江至香港,以及华南、华中、华北一带,跟长期垄断华夏航运业的英吉利太石、怡和两航运公司分庭抗礼。

  吴光耀很看好船运业,船运业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仅次于拉链产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