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4章 你要注意一下某些人_官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渐“上道”了。

  在官场上混,要想如鱼得水,光有一个老大罩着,是不够的。陆大勇和朱建国是同学不假,关键时刻也会关照他,但陆大勇身为地委书记,一把手,一碗水要端平,太关照自己的关系户了,不免寒了其他同志的心。这么大一个浩阳地区,要想建设起来,可不能单单指着几个心腹手下,还得依靠大多数干部一起努力。

  所以有个时候,陆大勇反倒不能太关照朱建国。

  朱建国在其他地区领导那里博取个好印象就显得非常必要。比如总结表彰的时候,由曹振起提个头,表扬朱建国几句,陆大勇便能顺水推舟,将功劳记到朱建国头上。

  这都是官场上行之有效的好手法。

  外边的事情一多,局里的事情,朱建国就多多放手,交到陈崇慧手里。公允地说,陈崇慧这个人,搞内部管理还是有点办法的,以前在农校,也能做好朱建国的副手,让朱建国省了不少心。

  既然要人家陈崇慧多干活,朱建国自然也要放些权力下去。一个单位,要紧的权力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人事权,一个是财政权。人事权比财政权更重要,但不显眼。毕竟农业局作为地区直属机关,人员编制是有职数限制的,要进个人,不是那么容易,需要几个局领导坐在一起商量商量才好做决定。虽然最终是由朱建国拍板,看上去倒也体现了“明煮集中制”的精神。朱建国亦会适当照顾一下其他局领导,让他们也能安排一两个人进来。反正朱建国自己,也找不到那么多亲戚朋友来安置。除非他拿这个东西做交易,“卖官鬻爵”。

  朱建国还没这么大胆子。

  财政权就显眼多了。条条里的单位,通常都实行财务一支笔的制度。这支笔,自然是握在一把手手里的。而偏偏这个东西,就最惹人眼馋。人家尽管不是局长,好歹也混到了副局长这个层级,手里一点批钱的权力都没有,这个副局长的权威,如何体现?

  而且谁心里都明白,单位里的工作,只要和钱沾上那么一点边,艹作手法到位的话,总是能或多或少得一些实惠。

  朱建国便将这个权力,也分润了一些给陈崇慧,规定多少金额以内的报销款,陈崇慧签字就能生效。超出这个范围,才需要呈送他局长大人批示。

  至于其他副职,却没有这个待遇。

  这也正常,就算是在地区,真正有权批字拿钱的,也就是行署专员和常务副专员两人,其他副专员的批示,财政那边是不认账的。

  “陈伟南还有点小聪明,票据都是分开报的,每次报销都在三千以下。”

  庄栖凤说道。

  三千,也是陈崇慧批示的上限。超过三千,就要朱建国点头了。

  陈伟南这么干,很明显是要避开朱建国,在他叔侄俩手里就完成整个程序。

  “庄姐,陈伟南报的那些票据,你这里存档了吧?”

  庄栖凤就笑了。她知道刘伟鸿要有所动作了,当即打开抽屉,拿出一些复印好的资料,交到了刘伟鸿手里。

  看来这女人对陈伟南的意见还真是不小,早就准备好了。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