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 滨邑_双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是东夷而来。”

  我问:“你怎知晓?”

  “小人自然知晓,”寺人衿一脸自信地说:“当年天子伐东夷,国君曾献粮草,大胜后天子赐来十家夷鬲,寺人侈便是那时来的。君主姝嫁时,众人还取笑了一阵,说到底是庶出,连侍从也只能媵蛮夷……”

  “寺人衿,”觪面无表情,冷瞥着她:“谁许你妄自议论君主?”

  寺人衿低头,噤声不语。

  我望望远处那些夷人,思索了一会,对觪说:“阿兄,这些夷人每日在山野中猎食,终非长久之计。”

  觪唇角勾勾:“正是,因此才有了那抢掠之事。”他瞅瞅道旁:“无妨,待卫伯大蒐归来,这些人也只好回东夷。”

  “若我是卫伯必不这般。”我说:“阿兄,各国皆有大片荒地无人种植,如今来了这许多夷人,岂不正好?”

  “嗯?”觪想了想:“姮是说将他们俘为鬲人?”

  我说:“并非俘为鬲人。这些人来中原不过为寻食,便给他们分些荒地,任其开垦,每年收取田赋。一举多得,岂不大善。”

  “田赋?”觪皱眉:“便是收到什五又如何?不如俘为鬲人,田中所获都归我。”

  “若为鬲人,须日夜镇守,食宿诸多杂事也须操心。”我说。

  “那有何难,”觪不以为然:“杂事自有宰处理,至于镇守,不过多派些执戈之士罢了。”

  我瞪着觪,冥顽不灵的奴隶主。

  觪却一笑:“不过,若不欲动武,姮所说之法确是极好。”

  这还差不多。我得意地说:“那自然。”

  如虢子所言,滨邑确实很小,是苏国边鄙的一个小

  邑。听觪说,商朝时,这里曾是一处屯粮的要地,不过周朝建立后被废弃了,故而虽只是普通的小邑,四周却仍有低矮的城墙。

  滨邑的位置在济水与黄河之间,说是济水边,其实离黄河比较近,站在视野开阔的高处,可以望见虢国的山峦。

  不出所料,我们在这里见到了卫佼。到达的时候,她跟在邑君和夫人的身后,一脸惊喜地看着我。

  “使者说杞国太子及公女将至时,我就猜到是姮,果不其然。”各人见礼完毕,卫佼拉着我的手,笑意盈盈。几年不见,她的样子长开了许多,梳起发髻,样貌更动人了。

  “佼别来无恙。”我笑道。不自觉地瞥向觪,发现他正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卫佼,不期地碰上我的目光,他微微一愣,随即转开眼,若无其事。

  卫佼没察觉到什么,热情地与邑君和夫人一道把我们请到堂上。

  众人在席间落座,邑君吩咐家臣呈上膳食。他与子鹄是同母兄弟,三十开外的年纪,跟子鹄一样身材魁梧,脸却和善得多,对人说话也是客客气气的。觪也很礼貌,举止有度,主宾之间气氛融融。

  膳后闲谈,觪提到此行目的,向邑君打听散父。邑君想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