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8【私田与佃户】_梦回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的不少。

  杨虎、赵鐩率众离开之后,李三郎立即带着豹猫北上,生怕走得慢了又被反贼堵住。

  当李应来到京城的时候,兵部的处罚也下来了:漕运总兵兼镇远侯顾仕隆、漕运参将梁玺、都御史张缙、山东镇守太监、山东巡抚、山东布政使、山东按察使、济宁知州、济宁同知、济宁州判、济宁卫所军官,以及该地的兵备道、管操领军、城内巡捕,还有负责驰援济宁的副总兵张俊,全部被停俸留职,令其戴罪立功!

  天塌下来,沈复璁这个州判上边,还有一堆大佬顶着呢。

  但刚刚赴任,还没领到官印呢,就背了这么个处罚,沈复璁感觉自己未来的仕途怕是很坎坷。

  反而是被贼寇抓住又释放的王宠,居然无功无过,因为他已经恪尽职守了。

  眼见副总兵张俊被停俸处理,许泰、冯祯和郤永这三位边将,立即打起全部精神追击逆寇。很快擒斩二千余贼,生擒贼首朱千户(榜上有名的反贼,擒之可官升三级)。

  ……

  京郊。

  周冲指着前方的一片良田,欣喜道:“二哥,那便是咱家的私田。十亩虽然不多,却也在京城有了产业,今后可将老爷、夫人接来享福。”

  不止有田,还有佃户。

  拖家带口一共三人,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前来给王渊下跪磕头:“小民张方,拜见大老爷!”

  “都起来吧。”王渊说道。

  皇帝赐田经常论“倾”,十亩良田真不多,以古代的产量和租赋,也根本养不活几口人。

  王渊这十亩赐田在北京东郊,紧挨着坝河,灌溉还是很方便的。以前属于刘瑾私占的民田,刘瑾倒台之后被充公,可惜被夺田的农民依旧是佃户。

  这些佃户已经属于贱籍,现在依附于王渊,拥有一定的人身权利,严格来讲属于半奴仆状态。

  王渊可不会傻到跟封建制度抗争,他只问:“你们以前交租几何?可需应赋役?”

  一个中年汉子说:“回大老爷的话,一亩地缴麦八斗、缴粟七斗,不需要再应赋役。”

  明代北方之田,春麦秋粟,平均亩产一石有余,合起来就是年产两石。虽然这些良田的亩产远高于平均数,但刘瑾和官府之前收的田租也高,几乎已经是总产量的七成。

  眼前这个三口之家,老幼皆已亡故,只剩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个十多岁的少女。

  他们每年辛勤耕种十亩地,只能留下小麦四石、粟米四石,也即九百多斤粮食要吃供三人吃一年,平均每人每天的口粮不足一斤。而且,这些粮食还需拿出一部分,用来换取油盐等物,能保证不被饿死就算难得了。

  这妇人和少女,平时必定还要纺布补贴家用,否则绝对不可能活到现在。

  王渊当即说道:“我也是贫寒出身,从小只能在山里吃高粱,连油盐也见不得几分。从今往后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