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5【洞房花烛夜】_梦回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声说道,“就快了,再走一阵便是西直门大街!”

  “那还挺远的。”黄峨莫名焦躁。

  这条路,她近半年来经常走,以前也不觉得很长啊。

  在一种度日如年的心理状态当中,迎亲队伍终于出了西直门,抬眼便可见到王家大宅的围墙。

  围墙西侧不远处,是一桌桌露天酒席,王家的佃户可以敞开了吃。一些京中混混帮闲,也主动跑来凑热闹,反正这路边流水席是免费的,回去还可以吹嘘自己喝了王二郎的喜酒。

  “小姐,到了!”夏婵提醒。

  黄峨只感到轿子一沉,连忙把盖头给重新披上,然后被夏婵搀扶着下轿。

  “小姐,慢点,别踩到地了。”夏婵说道。

  有几个王家仆人,将棉布袋子铺在地上。

  黄峨必须踩踏布袋而行,仆人们不断捡起后边的布袋,铺到黄峨前方的道路上。这个仪式叫“传席”,穷人家用麻袋,富人家用锦缎。反正新娘离开娘家之后,直至洞房之前,双脚都不能沾地。

  二位新人来到堂屋,桌案上同样摆着王家的列祖列宗。

  “礼拜天地!”

  “礼拜高堂!”

  “夫妻交拜!”

  “礼毕!”

  这套仪式,源于北宋,成型于明代。各地略有不同,但都大同小异。

  袁达麻溜拿着一根秤杆过来:“二哥,可以揭盖头了。”

  明代的许多男子,直至此刻,才能第一次见识新娘的真面目。不说当场吓晕,肯定有大吃一惊者,娶到歪瓜裂枣也只能认命。

  感受到伸过来的秤杆,黄峨双手捏紧衣角。明明已经见过无数次,这一次却紧张异常,她双腿现在都是软的。

  赞者大呼:“称心如意!”

  随着秤杆将盖头掀开,礼乐声再次大作,黄峨羞得低着头不敢见人。

  婚礼,本称“昏礼”,自然是黄昏时进行,拜堂之后就直接送进洞房,不用跑去挨桌给来宾敬酒。

  婚房之内,红烛燃动。

  王渊和黄峨在盥盆洗手后,便来到几案之前,被引导着祭黍、祭稷、祭肺。这些都是古礼,平民结婚没那么讲究,但官员结婚却应该遵循。

  三祭三饭,谓之“共牢而食”。

  接着便是“合卺礼”,就是把匏瓜劈成两半,夫妻各执一半喝酒。这个程序,后来渐渐演化为交杯酒。

  王渊解下黄峨头上的红绳,丫鬟夏婵拿着剪刀,分别剪下新郎、新娘一缕头发,用红绳系好放入锦囊之中。

  那根红绳,自订婚之日起,黄峨就必须绑在头上,表示自己已经有了婚约。现在由王渊解开,再系二人剪下的头发,便是真正的结发夫妻了。

  直至此刻,婚礼才算告一段落,闲杂人等全部离开婚房。

  为啥说告一段落?

  因为明天还得早起,王渊领着老婆去拜祖宗和父母,拜完之后才算真正完成婚礼。唐朝时期的拜堂,特指这个程序,并非明代的拜天地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