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七章 导火索不是萨拉热窝_325_帝国法兰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英国的策略是催促奥匈充当巴尔干的反俄先锋,以使对奥匈承担同盟义务的德国没有借口。而俾斯麦则利用布朗热事件大做文章,大肆渲染德法边境的紧张局势,制造德法战争迫在眉睫的舆论,一方面恫吓法国政府,另一方面向奥英和俄国表明德国须全力应付德法危机,无暇顾及保加利亚问题。奥俄在巴尔干地区展开角逐,在此过程中,奥匈处于有利地位,但是奥匈在巴尔干的优势并没有维持多久.

  19世纪80年代末,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建立的新政府执行亲俄政策,奥匈在塞保两国的影响迅速减退,这使得奥匈对俄国的担心与日俱增,但由于得不到德国和英国的支持,奥匈不得不采取与俄国和解的策略,两国同意将近东问题暂时冻结起来。

  巴尔干半岛的问题采取刻意冷淡化才是延缓奥匈和俄罗斯冲突的正确解决方式,俄罗斯帝国和自诩要比肩彼得一世的亚历山大三世沙皇,在杜伊勒里宫的怂恿之下,希望能够通过战争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问题。

  所以现在一切都变了,没有任何的枷锁制约,巴尔干半岛的紧张局势一触即发。奥匈帝国与俄罗斯之间必定有一个国家会死掉。

  至于鹿死谁手,结局还很难。

  此时法国整个外交部门一片混乱,因为局势的冲突导致的其他国家与法国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微妙。比如奥匈帝国对于法兰西就属于模棱两可的态度。由保加利亚引发的冲突和危机更是让巴尔干半岛成为了俄罗斯和奥匈帝国的导火索,如果不是德意志绝大部分的兵力被压在了法国边境线,很有可能就是一场德国和奥匈帝国与俄罗斯战争交锋。

  多亏了拿破仑的从中作梗,三皇同盟早就变成了一纸空文,现在各国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做打算。

  德卡兹外交部长刚刚忙完手头上的事务,就接到了一封驻保加利亚大使馆发过来的电报,而电报的内容在他看完了第一眼之后,就再也无法平静下来。

  所有人都看着外交部长德卡兹突然夺门而去,其他人还莫名其妙的面面相觑,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德卡兹外交部长快步的走向拿破仑,此时他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急匆匆的冲进了杜伊勒里宫的办公室,险些把拿破仑吓了一跳。

  “怎么回事?急急忙忙的。我之前不是告诉过你所有一切都要等待最终的结果吗?”

  这几拿破仑也一直心烦意乱,英法两国之间的战争还在持续,德意志的部队正在跃跃欲试的收割两家的人头,更让他烦躁的是俄罗斯迟迟没有动静,他已经为沙皇制造了这么大的优势,圣彼得堡的胆鬼到底在想些什么?

  “不是的,拿破仑陛下。”

  德卡兹外交部长兴奋的道,“一切都如同总统阁下设想的一样,保加利亚想塞尔维亚正式宣战了!”

  “这就意味着按照总统阁下的设想,我们彻底把俄罗斯也带入了局势。”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本站最新域名: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