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五章 金殿对峙(一更,求求银票)_清闲小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合就算是州试解元,省试也可能发挥失常,他不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却因此跳河自尽,这样的人就算入了官场也注定不会有作为。”

  “韩大人说得有理,下官很是赞同,总之安王殿下不能因此污蔑尚书大人。”

  “...”

  杨安没有理会众人的议论声,神色依旧很淡定,从袖中取出一沓叠在一起的纸张,缓缓将其展开,继续道:

  “父皇,这六张乃是当年省试第一以及姚合的答卷,儿臣斗胆,想请您重新批阅。”

  蜀皇微微颔首,给谭忠使了个眼色,后者很快就将这些泛黄的卷子拿了上来。

  他接过之后浏览起来,当年因为叛乱,自己便将这届科举全权交给礼部去办,后来也听说过有不少学子提出不满,但由于战事,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片刻后,蜀皇将答卷递给谭忠,愠怒地看向李文治,沉声问道:

  “李文治,给朕一个解释!”

  李文治赶忙将头埋下,朗声道:

  “陛下,老臣冤枉,这两份答卷必然是安王殿下伪造的,真正的答卷还存放在礼部啊!”

  杨安露出一道人畜无害的笑容,言道:

  “李大人,这两份答卷是我在密守司中翻出来的,你可不能污蔑我啊!”

  闻言,李文治再次瞪圆了眼睛,密守司中怎么可能存放着科举的原稿?呼出一口浊气,迅速调整好情绪,不紧不慢地回道:

  “那便是当届的考官判卷出了问题,老臣监督不力,理应受罚,陛下,但是老臣并未徇私舞弊啊。”

  不等蜀皇回话,杨安便冷笑一声,轻甩衣袖向前走出一步,看着李文治言道:

  “李文治,事到如今还想抵赖,那我们就一件事一件事来说。”

  “六年前,你欲要拉拢原本最有希望夺魁的姚合,但人家没有搭理你,故而,你在省试上一手遮天,将姚合压到第九,转而扶持了另一位才子,祝他登上甲榜第一,在殿试结束后,更是将自己的孙女许配给了他,这人便是如今的兵部侍郎,黄屿。”

  “事后,姚合在衙门外连敲六日鸣冤鼓,可当时举国都在忙着反叛的事情,县令压根没有将他当回事,终于在第七日,你派人将他杀害在城北的遥水桥上,最后却成了世人口中的‘郁郁寡欢,跳河自尽’!”

  他一语未尽,站在一旁的杨乾立刻伸出手指着他喊道:

  “杨安,金殿上岂容你信口开河?”

  但杨乾话音刚落,便听到蜀皇的训斥声。

  “此事与你无关,给朕退下,杨安继续说。”

  杨乾咬着银牙退回原位,但心中已经打起了鼓,他如今能在朝堂上站稳脚步完全是因为舅舅的存在,若是舅舅倒下了,他就彻底失去了靠山。

  杨安轻笑一声,继续道:

  “信口开河?父皇,儿臣请求传证人!”

  蜀皇有些吃惊,这小子不仅查清了当年的事情,居然还找到了证人,回道:

  “宣!”

  不久后,两个御林军压着个穿着囚衣的男子走了进来。

  李文治在看到对方的时候便已瘫坐在地上,轻晃两下脑袋,低喃道:

  “不可能...”

  “李大人没想到吧,这位便是你派出杀害姚合的凶手,你当时给了他一笔钱,让他远赴明州,但我猜测你肯定派出过人去刺杀他,但没有找到他的踪迹,对吧?那是因为他在明州境内又犯了案子,恰巧被五皇兄撞到,便一直关押至今。”

  “不久前,我已经将他秘密运回长安,这是他的认罪书,需要过目不?”

  杨安将一封轻薄的长卷摆在李文治面前,内心中非常感谢那位穿着红衣的女子,这些情报都是卿珞在这一个月里陆续传递给他的。

  没想到时隔这么久,她还将自己的事情放在心上,是个可以深交的朋友!

  李文治双手颤抖地结果长卷,又瞥了眼身侧的脏乱男人,顿时无言以对,佝偻的身子再次弯曲了几分,哭声道:

  “陛下,老臣,老臣糊涂啊!”

  【作者题外话】:求求银票呀~~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